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端牢中国饭碗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孙弋弋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粮食,成为今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并不断蔓延以来热议的话题。在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国始终保持社会有序稳定发展,这其中,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面对世界百年之大变局,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当是我国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共同保障全球粮食供给,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大国担当。

聚焦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大局,确立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引领推动了我国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的一系列会议,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会议主要围绕如何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展开。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出席这次会议的专家认为,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各种风险挑战叠加,把14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分必要;出台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和“十四五”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文件和规划正当其时,十分迫切。

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保障“十四五”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密切部署。与会议同期召开的还有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和全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次现场经验交流会。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个别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或加大粮食储备,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防止疫情引发粮食危机,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给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粮食安全“警示课”。

粮食安天下安,粮价稳百价稳。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有关专家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精准研判国家粮食安全形势,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实现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机制,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按照国家粮食主管部门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行之有效的思路做法。提出了三项措施:一是实施“五优联动”,探索用好粮食仓储的支点作用,突出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加工环节的引擎作用,着力放大品牌标准的引领作用,更加完善利益联结的纽带作用,加速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发展。二是坚持“三链协同”,突出市场需求导向,支持集聚集约发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增创现代化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三是实施“六项行动”,在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机装备加工、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粮食应急能力等方面,抓好提升完善,持续放大优质粮食工程的成效。

让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发现,上述三项举措第一项强调,突出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加工环节的引擎作用,着力放大品牌标准的引领作用,更加完善利益联结的纽带作用。

中国企业征信机构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粮食相关企业注册量达6.1万家,同比增长18%。如何让企业在实现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达到夯实安全基础、优化产品结构、壮大粮食企业、提升产业素质、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确需不断探索。

首先,必须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不动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粮食产业提升质量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充分结合我国现有粮食行业发展的既有资源,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升级粮食精深加工工艺,开发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拓展粮食加工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确保粮食储备和安全。近年来,我国农民存粮备荒意识逐渐减弱,粮价上涨促使农民以出售代替储存,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粮食直接消费量下降,加之欠缺先进的储粮设施和科学的技术手段等,我国农户存粮量趋于下降。在此情况下,要切实发挥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粮食储备两种体系,积极构建以政府主导,加工、贸易等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实现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的协调发展。

最后,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既能增产增收,又能智能化管理。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已经达到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自动配比水肥比例、手机遥控浇灌等科技种粮的水平,在增产增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仍需在集约化、规模化以及标准化生产上继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相较之下,我国粮食仓储闲置与不足并存,仓储硬件设施、智能化和节能化水平偏低。对此,应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目标,不断完善设施,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仓储设施功能,提高储存环节的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提高粮食仓储效率,提升粮食仓储质量,延长粮食储存期。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改优良作风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办党支部赴烟台市开展支援协作企业调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半年述职“亮”答卷,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改委运行局党支部开展“深学细悟八项规定 躬身践行初心使命”专题党课
破地域限制,优专家资源——济南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国有资本赋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鄄城县发改局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被命名为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

绿色能源

“绿动”齐鲁 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续写ESG答卷
泰安市岱岳区:高效办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
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山东庆云:政企联动进校园开展管道安全实战演练
聊城茌平全力护航中高考,筑牢保电“安全网”
国家电投滨州沾化B12-1(一期)2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齐鲁粮油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齐鲁粮油”中国行兰州推介会暨2025鲁甘粮食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山东蒙阴抓实应急演练,筑牢粮食仓储安全屏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烟台调研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十五五”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座谈会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烟台蓬莱:鸡蛋价格回落,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7月第5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蔬菜、猪肉、鸡蛋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山东蒙阴:7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3.71%
滨州市7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稳中有涨
济宁:7月肉禽蛋价格以降为主,蔬菜价格延续涨势
淄博价格指数运行分析(8-1)
青岛:本周生猪价格继续下跌,鸡蛋价格有所回升(7.26-8.1)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