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号”:倍受潍坊尊宠的“文明专车”
当城市公交不再只是通勤工具,当车厢成为弘扬劳模精神的立体展馆,当驾驶员化身城市文明的传播者——近日,潍坊推出的“劳模工匠号”主题公交车,正以创新形式重构公共交通的文化内涵,在十米车厢内书写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动篇章。
“劳模工匠号”主题公交车是流动的精神宣传阵地,让榜样力量“触手可及”。公交车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穿梭于大街小巷,连接着千家万户。“劳模工匠号”将劳模工匠的形象、事迹巧妙融入公交车身和车厢,从车头醒目的“劳模工匠号”牌匾,到车体主色调象征的劳动光荣、匠心传承等精神内涵,再到车身两侧潍坊地标与劳模工匠剪影的交相辉映,以及车厢内“劳模工匠风采角”和“服务角”的精心设置,让市民在每一次出行中,都能近距离感受劳动榜样的力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方式,打破了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以更贴近群众、更生动鲜活的形式,将劳模工匠精神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在日常出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激发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职业的崇敬。
潍坊作为制造业大市,拥有一百多万产业工人,他们是城市发展的主力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工人工作,出台多项措施推动产业工人“站C位”。“劳模工匠号”主题公交车的发车运行,正是落实这一决策部署的生动体现。不仅是对劳模工匠的表彰和赞誉,更是向全社会传递“劳动最光荣、技能最宝贵”的鲜明导向。
“劳模工匠号”是“精神+服务”的融合典范,彰显城市文明温度。它不仅仅是一个宣传窗口,更是一个服务品牌。车内设置的“劳模工匠服务角”,配备便民药箱、雨伞、便民直饮水等物品,由星级驾驶员车组运营,为乘客提供贴心的服务。这种将精神宣传与实际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让劳模工匠精神不再停留于口号,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市民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劳动精神的温度,进一步拉近了与劳模工匠的距离,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人文关怀和城市温度,正是更好潍坊的重要内涵,它让城市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不仅有速度,更有情怀。
让劳模精神“流动”起来,以“匠心”提升城市温度。全国劳动模范郭严平驾驶潍坊“劳模工匠号”时承诺:“让每一趟行程都成为传播劳动精神的纽带。”当阳光透过车窗,映照在劳模工匠号的车身上,那些镌刻的“劳动创造幸福”字样仿佛被赋予生命,始终坚守岗位,确保每一班车准点发车、安全运行。真正的文明进步,不在于大楼的高度,而在于每个劳动者都能在平凡岗位上获得尊严与荣光。从“十米车厢”到“城市客厅”,从“交通载体”到“文明载体”,当潍坊“劳模工匠号”公交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驶向文明的下一站的同时,这座城市就拥有了直抵人心的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