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县:补短板拉长板, 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0年,单县紧紧围绕“强基固本、赶超跨越”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四个突破”,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举全县之力大抓工业,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大健康产业、精密制造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现代金融物流产业、精品文化旅游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全面起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步伐。
工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把大健康产业、精密制造产业、精细化工产业作为工业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和财源型支柱产业,聚焦重点产业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食品药品产业园区建成高标准厂房13万平方米,入驻每日好、千喜鹤中央厨房、仟山食品等13家企业,总投资26亿元,年产值35亿元。
朱氏药业集团新投资的煜和堂高端医疗器械项目,一次性上马德国、美国、瑞士等国际先进生产线10条,每年审批医疗设备项目100个。精密制造产业园建成高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入驻明振轴承、舜盛钢管等7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可加工精密轴承3.5亿套,产值46亿元。湖西王集团新投资的智能化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属于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投资4.9亿元,采用德国、日本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300%,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精细化工园区是省政府首批认定的省级化工园区,落地企业16家,拟总投资110亿元,目前年产值已达55亿元。尚舜化工集团新投资的恒舜精细化工项目,建设了3万吨级全球第二大的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生产线,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牢固树立“栽好苗、长大树”理念,利用现有平台优势,积极孵化、培育项目。国家级科技孵化器3.4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5000平方米研发中心、9000平方米专家公寓投入使用,5G网络设备、晶新光电等22个项目入驻孵化,新技术、新业态得到较好成长。清控润康科技产业园2.5万平方米主体办公楼、8000平方米大型中试车间、1.5万平方米高标准生产车间正在内外装修,明年将全部交付使用。目前已入驻智能康养机器人、可降解可吸收人体修补材料等6个新产业项目。
着力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湖西分院、单县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单县青山羊产业研究院建设,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建设了创新创业共同体和产学研项目,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得到推广。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
围绕培育壮大5大主导产业,紧盯国企央企和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新签约过亿元项目73个、总投资290.5亿元,新落地过亿元项目50个、总投资184.7亿元,引进了荷储能源、浮龙湖医养、通用机场、邦达医疗等一批技术领先、前景可期的好项目,实现了招商项目质量新突破。
着力深化“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引进“人才+项目”10个,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朱氏药业集团建设了省级工程实验室、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全市唯一一家千人计划工作站,山东海迪科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建成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李新庄镇农业产业园入选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2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67.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118%。紧盯国家和省重点投资方向,16个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重点投资盘子,落实中央、省预算内扶持资金2.1亿元。加强债券资金争取工作,争取各类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及特殊转移支付资金22.52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拉动了社会投资。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增加6家,达到18家。着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省市级以上企业科研平台达到19家。大力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实施技改项目34个,技改投资11.2亿元,增长28.4%,位居全市第3位。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尊商、亲商、爱商、惠商、护商的浓厚氛围。不断深化“一次办好”“一业一证”等各项改革,推行“2号公章”制度、“主题式”审批、“一链式”办理、帮办代办服务,企业开办环节由5个压缩为2个,办结时间由1个工作日压减到2小时。全县新增企业市场主体3067户,较去年同期上升9.5个百分点,全程网办率98%。在全省县区营商环境考核中名列第9名、全市第2名。
通讯员 刘厚珉 李仁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