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菏泽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纪实

记者  张啸 张国庆 李保珠         

在协同中共赢,在共赢中崛起。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

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市深入贯彻《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认真落实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工作部署,加强对接沟通,携手务实合作,按下区域协同发展“快进键”。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合作格局不断拓展。菏泽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促城市高质量转型崛起,奋力走好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之路。

打造立体交通 拉近城市距离

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快速推进菏泽牡丹机场飞行区内,登机设施在航站楼前一字排开,停机坪上可以同时容纳9架飞机,航站楼设置5个登机口。机场装修工程完工后,将迎来机场航线校飞试飞工作,今年底即可通航。

高铁一通,百业兴隆。目前,鲁南高铁菏泽至曲阜段、菏泽至兰考段、日兰高速巨野西至菏泽段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预计2021年底前完工并具备通车条件,菏泽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德上高速菏泽段、枣菏高速菏泽段已建成通车;新万福河航道一期预计年底前完工。

同时,以5G商用、新型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为重点,加快推动中国大唐5G产业山东总部基地、大数据农产品溯源和食品安全监管应用平台、菏泽市工业互联网平台、鲁西南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智慧城市。

数据显示,仅今年全市交通重点工程计划完成投资170亿元,“水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已现雏形,为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提供了支撑。

集中要素资源 培育特色产业

持续推进“231”特色产业体系建设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工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作支撑。我市加快培育“231”特色产业,发展支撑作用凸显,有力推动传统动能改造升级、新动能活力迸发。

菏泽现代医药港起步区配套基础设施和车间厂房等已全面开工建设,神威药业、北京康辰在研新药产业化、上海公卫菏泽产业园等10余个项目陆续落地。医药港按照国际化的视野,规划建设“高端食械、医药智造、医药硅谷”等健康产业板块,建设千亿级的大健康产业技术集群。

在山东二叶项目,墙壁上处处可见的音箱状设备是无人化智能机器人信号发射器,工业4.0理念助力二叶制药智能化科技化生产。项目的高架立体库内有接近一万个货位,可实现全自动的产品仓储和运输。

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设计年产青霉素类注射用无菌粉针剂3亿支、青霉素类无菌原料药500吨。企业在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达到国内同类工艺最先进水平。

通过加快推进现代生物医药港、现代医药产业园等项目进度,我市积极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联合组建生物医药产业联盟,促进区域优势主导产业联动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围绕“231”产业体系建设,每个产业链每年抓好20个领航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20个重点项目建设,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批大项目在争分夺秒忙建设,还有一大批项目在抢抓生产增效益。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全市上下围绕“231”特色产业体系招引项目,一批经济社会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在菏泽落地生根。

牡丹是菏泽的靓丽的城市名片,通过实施牡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实施加快牡丹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牡丹龙头企业、发展牡丹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牡丹产业园区建设等“八大行动”,到2022年,将菏泽打造成全国集聚度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的牡丹产业发展核心区。

积极融入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联盟、文旅融媒体联盟等平台,参加淮海经济区文化市场营销推广活动,在徐州、临沂等地开展营销推广。积极谋划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和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带,联动相关地市,建设生态文旅走廊。

创新资源高效对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着力强化区域科技合作交流

城市之间,如何推动技术交易与创新资源有效集聚、高效对接?

10月30日中原技术市场大会暨中原技术转移高峰论坛在菏泽举办,对此进行了探讨。大会进行了高端人才及项目合作签约、中原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及优秀科技成果路演,投融资专家进行现场点评,现场签约12项,达成成果交易意向5项。

通过中原技术市场平台的建设推广,进一步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技术市场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衔接,促进国内外优质科技成果在菏泽及中原地区转移转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我市积极打造中原技术市场,持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菏泽的枢纽作用,加快打造辐射周边地区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中国矿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临沂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等高等院校的创新资源优势,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合作,联合创建产学研示范基地、创新联盟等,通过资金支持、场地免租、服务优先等激励措施,吸引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在菏泽建立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中试基地等各类创新平台,实现人才、技术和现代生产装备等科技创新要素资源迅速集聚到菏泽。

厚植生态底色 守护碧水蓝天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控

11月8日,“蓝天碧水 生态菏泽”放鱼养水活动在赵王河畔举行,投放鲤鱼、草鱼等40万尾鱼苗,通过放鱼养水,有效净化水体,维护水生生物多样化,促进和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2014年以来,全市已连续七年开展放鱼活动,在赵王河、雷泽湖及各县区的水源地及城市水系累计放流3100余万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市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清洁能源试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强化明清黄河故道沿线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巨野煤田采煤塌陷区治理修复,着力打造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坚决落实“2+26”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出台《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县区约谈问责办法(试行)》等,建立菏泽市四区大气治理作战工作机制;加强大气会商预警预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机制,蓝天白云天数持续增加。

今年前三季度,菏泽市PM2.5、PM10浓度同比改善15.8%、15.9%,SO2、NO2浓度值均达到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9天。

加快洙水河湿地、七里河湿地建设进度,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三条主要出境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强化水质跨界断面的监测,着力推动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四个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国家、省约束性目标要求。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十四五”规划对接,不断加快平台载体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事业共建共享……通过加强与区域内成员城市沟通对接,推动协同发展重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如今,加强区域合作是突破行政区划、有效配置资源、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开放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未来开放发展的重要趋势。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区域各市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菏泽将进一步融入淮海经济区,加快推动交通同城化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书写好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这篇大文章。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估督导处党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
山东:靶向攻坚突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行稳致远
滨州:19个项目增补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改优良作风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办党支部赴烟台市开展支援协作企业调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半年述职“亮”答卷,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改委运行局党支部开展“深学细悟八项规定 躬身践行初心使命”专题党课

绿色能源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海风、储能再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绿动”齐鲁 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续写ESG答卷
泰安市岱岳区:高效办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
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山东庆云:政企联动进校园开展管道安全实战演练
聊城茌平全力护航中高考,筑牢保电“安全网”
国家电投滨州沾化B12-1(一期)2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齐鲁粮油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齐鲁粮油”中国行兰州推介会暨2025鲁甘粮食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山东蒙阴抓实应急演练,筑牢粮食仓储安全屏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烟台调研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十五五”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座谈会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山东沂源:与上周相比,蔬菜价格上涨明显
8月4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总体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临沂:7月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月17涨20平18降
7月份东营鸡蛋价格略涨,蔬菜价格涨跌不一
烟台蓬莱:鸡蛋价格回落,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7月第5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蔬菜、猪肉、鸡蛋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山东蒙阴:7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3.71%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