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鲁北盐碱滩涂风光储一体化首批项目开工总装机200万千瓦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柏贞杨、马向阳、张秀红、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暨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首批总装机2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在潍坊鸣锣开工。据悉,该基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的近期开工建设的首期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

图为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项目开工仪式现场。摄影:李坤

图为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项目开工仪式现场。摄影:李坤

“山东太阳能资源丰富,光照时间充足,年均光照时数高达2099至2813小时,可开发利用总量折合标煤达1000万吨以上,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光伏优势得天独厚。”据山东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和可再生能源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锚定“3060”战略目标,围绕“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核心任务,大力实施“四增两减一提升”工程,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光伏发电澎湃给力,装机总量持续领跑全国。截至今年9月底,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高达5467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32.9%,其中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总量稳居全国第一。

记者获悉,此次开工的首批项目分别由山东海化、华能集团、华润电力、国家电投等企业投资建设,总装机规模200万千瓦,项目总投资90余亿元,配套建设不低于2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电站,通过220千伏输电工程外送至全省各地,计划于2023年年底前全部建成投运。投运后,年均发电量高达26亿千瓦时,年产值10余亿元;每年可替代标煤7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3万吨。

与传统光伏电站不同,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因地制宜、量身打造“绿光一体”“盐光互补”“渔光互补”等一批复合型“光伏+”项目,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亩产效益率,对山东省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实现“3060”战略目标具有典型引领和示范支撑作用。

所谓“盐光互补”是指充分利用临时分流区卤库滩涂,在不改变原有卤库制盐、卤虫养殖等功能的基础上,架设太阳能光伏板,建成集发电、制盐、储能等于一体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渔光互补”是在用电负荷高、水产养殖集中,且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池塘水面及塘埂等区域,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创新模式,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渔光”相互交融,多产业互补发展;“绿光一体”则是结合荒山荒地、废旧矿场、尾废场坝等生态环境整治,在太阳能资源禀赋优、用电负荷高及亟须开展综合治理的地区,采用“绿中发电,绿电融合”方式建设光伏电站项目,既把荒山废矿打造成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实现“生态+光伏”有机结合。

基地首批投运之一的滨海能源风光储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依托海化集团制卤区,采用“盐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综合模式开发,计划投资140亿元,分4期建成,配套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蓄能系统、变电系统、科普教育、海水淡化、生态观光等设施产业,项目一期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由海化集团自主开发建设,拟于明年底前建成投运,年可发电3.8亿千瓦时,有效替代标煤1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6万吨。其中,规划建设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采用智能集中控制系统,通过统一的构架平台,实现信息集控并对升压站、光伏区的远方监视、操作控制、分析决策和运行生产管理,平衡优化多个能源品种;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发现故障后自主分析原因并将检测结果上传监控平台,实现自动检测。此外,项目首次引用集中式箱逆变一体机,具有技术性能先进、易维护、综合发电成本低等特点;光伏组件采用半片组件技术、多主栅组件技术、PERC双玻双面电池技术,发电效率可提升21%左右;光伏支架主要采用平单轴跟踪支架,发电效率可提升10%以上。

华能山盐、扬光新能源、国阳侯镇及鲁银区块项目,采用“盐光互补”模式开发,建成集发电、制盐、储能于一体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实现盐业制卤、卤虫养殖、光伏发电和储能有机结合,大幅提高盐碱滩涂地综合利用效率;项目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7.2亿千瓦时,替代标煤2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6.2万吨。为增加调峰资源,丰富调峰手段,有效解决光伏发电受环境天气影响,电力输出存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等问题,项目采取自建、合建及租赁等方式,配齐配全相关配套设施,为光伏发电送出装上坚强有力的“稳定器”。华能山盐与鲁银区块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建储能设施、合建共用升压站的方式,共同新建220千伏升压站一座,计划接至华能羊口风电场已投运的220千伏海华线送出,确保用电低谷期电力存储和用电高峰期电力入网,保障所发电量全容量并网消纳。

国家电投寿光侯镇、羊口官台营子“渔光互补”项目占地5800余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设计装机容量25万千瓦,配套建设25兆瓦/50兆瓦时储能设施,25年运行期,拟于2022年12月底全容量并网投运。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3.5亿千瓦时,可有效替代标煤10.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3万吨。该项目通过在鱼塘水面架设光伏板发电,光伏板下方水体进行鱼虾养殖,实现“水面光伏发电、水下渔业养殖”,不但可有效控制水体水温、pH值、为鱼虾提供良好的遮荫设施,而且每亩池塘效益和利润较之前单纯水产养殖提高近3倍。项目建成后,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将增加“渔光互补”养殖塘改造5500亩,其中,南美白对虾精养区4000亩,混养区1000亩,科学布局500亩工厂化育苗车间,力促潍坊盐碱滩涂地渔业养殖向高端产业化迈进。目前,项目园区内已建立养殖模式示范点、生态产业园示范户和多个示范塘口,南美对虾从之前的亩产120斤提高到260斤,预计年产量超过200吨,实现产值1400万元。国家电投在做大做强“光伏发电+渔业养殖”一二产业的同时,还将开发建设集休闲体验、旅游垂钓、观光娱乐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示范园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拉长产业链条,助推乡村振兴。

采用“绿光一体”模式的山东海化集团渣场10万千瓦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创新实施“坝坡造绿、场顶种草、草上发电”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将数十米高的废弃渣场改造为“光电青山”,建成集绿色发电、生态观光、新能源科普于一体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元,占地3500余亩,设计装机容量10万千瓦,配套建设10兆瓦/20兆瓦时储能设施,25年运行期,分2期并网发电,拟于2022年12月底全容量并网投运。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1.2亿千瓦时,可有效替代标煤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4万吨。同时,项目还将带动周边交通、仓储、物流、旅游、餐饮等各类就业岗位2000余个,直接营业增收4738.8万元,年缴纳各类税费达2000余万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首批项目将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以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无人机巡检系统、自动清洗系统、智能故障自诊断系统等智能设备为支撑,实现项目基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慧运维。”潍坊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告诉记者,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深度推动风光储与大数据融合,全面提升数据平台建设和数据接入质量,全力实现基地管控精细化、运维高效化、收益最大化。

据了解,山东将进一步扩大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和辐射范围,加速推进“光伏+”基地化、规模化、数字化发展,力争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9000万千瓦。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市泰山区发改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日照岚山发改局:多维发力,保障招投标环境风清气正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体改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海洋处党支部开展“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专题调研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举办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讲座

绿色能源

“党旗领航 三色担当” 华能山东公司奋力谱写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篇章
今年潍坊市潍城区将新规划建设充电桩260个
“发展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 2025第四届黄河流域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
泰安市泰山区召开非直供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推进会
山东: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蹚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山东: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彰显泰安担当 储能之都建设驶入快车道

齐鲁粮油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烟台:创新“陆海粮仓”协调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用好粮食储备“蓄水池”,山东力保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山东聚力打造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山东: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连续4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 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山东掌握“密码”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
济南召开2025年全市粮食工作暨价格工作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潍坊市发改委开展清明节前市场价格巡视工作
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充足,节前青岛生猪价格趋稳
一季度淄博市肉蛋价格下跌,蔬菜价格涨跌互现
本周青岛超市海产品销量较上周略有上涨
4月1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3月山东临沭粮油价格弱势上涨,肉蛋价格降幅明显
泰安市泰山区3月份市场价格以小幅下降为主
一季度青岛市粮油副食品价格小幅波动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