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冀鲁项目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智能化”
编者按:近年来,山东省油气管道保护智能化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各地市相继建成一批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管道保护智能化“先进典型”,在行业领域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为推动全省油气管道保护智能化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汇聚新动能。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车路、李凯、记者尹明波报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既是中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之一,也是山东省天然气“全省一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我国口径最大、压力最高、单管输送能力最强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国家管网冀鲁项目部作为该工程在山东省内的承建部门,秉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前沿科技手段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为打造“按期、优质、安全、高效、阳光”工程注入新动力。
智能管理激活力。项目部通过研发工程管理助手APP,已具备工程进度智能预测、报表智能生成、项目综合展示等功能,建立考核倒逼机制,驱动各级管理人员完成工作任务,提升工作效率。并结合业务需求定制开发物资调拨、劳动竞赛、绩效考核等专业化应用,不断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激发管理新动能。
技术创新提质量。自主研发传感器的大范围应用,使数据自动采集可以做到能采尽采,提高自动焊机智能化程度。通过跟踪焊接过程,实现超限数据自动报警,全面监控焊接质量,制作焊口数字孪生体,对焊接及检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质量提升开辟新路径。
无人机应用扩维度。利用无人机定期航拍与施工现场对比,可直观、快速、准确地掌握现场信息。通过航飞测量数据与自动采集数据对比,实现管道坐标前校验,确保管道位置真实。在信息图上标注高后果区,河流、铁路、公路穿越等关注点,建立三维模型,实现模拟建造。多手段识别风险,强化高后果区施工监视,严控作业带超占地、杜绝管线位置偏离,标注违规、违章作业图,整改后摄像复核。借助无人机倾斜影像资料建立管沟数字模型,探索管道埋深及土方量测算。
大数据管理建平台。建立综合预测预警平台,整合采集的所有施工数据、业务数据、环境数据,模拟施工工效,指导资源分配,合理调整计划,避免潜在的进度和安全风险。进一步丰富现场视频监控设备前端计算功能,利用AI技术,智能识别违规行为并自动警告。创建业务可视化分析图表,做到全方位统计分析记录,确保施工数据可追溯,保证施工工序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