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企业融资纾困解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高杨报道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力量。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一揽子增量政策,其中重要一项是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省发展改革委会同金融监管局迅速响应,按照“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让金融“活水”能够更直接地触达小微企业。11月15日全面启动以来,累计走访小微经营主体210万户,其中11.9万户企业已成功获得贷款支持,累计放贷金额3308.4亿元,平均利率3.95%。
近年来,山东省持续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多措并举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但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融资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缺少抵押物造成增信难,资金周转不及时导致续贷难,融资链条多引起获贷慢,部分贷款中介无序参与抬高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银行机构反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截至11月末山东省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少增了1241亿。
为破解这些难题,山东省于11月15日全面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各区县抽调专业骨干力量联合办公、集中攻坚,各大中型商业银行省、市、区县机构也成立了由董事长或行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全力配合走访活动,目前全省已建立了1个省级、16个市级、183个区县级支持小微企业协调机制或者工作专班,成员1.25万人,通过“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一名信贷员”的方式组成走访小组,精准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按照“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五项标准,形成“申报清单”,经过县区专班审核并经县区主要负责同志或者分管负责同志确认后,形成“推荐清单”,由政府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背书。目前全省已经形成15.8万张申报清单,14.7万张推荐清单,清单内企业获贷或者授信率超过80%。山东省坚持问题导向,力争做到两个100%:一是走访的100%,实现小微企业全覆盖;二是服务的100%,在走访服务、纾困解难、要素保障、信贷投放等方面提供满分服务。依托山东综合融资平台建立“千企万户大走访”系统,实现小微企业融资“在线申请、分类审核、需求推送、成果反馈、数据分析”一站式办理服务,并为企业提供社保、用电等信用信息支持,帮助企业增信。
在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方面,一是信贷落地有速度。机制要求对纳入“推荐清单”的小微企业,原则上1个月内银行应作出是否授信决定并及时反馈。各银行机构通过优化审批流程、金融容缺受理、建立绿色通道等方式,解决融资手续烦琐、审批周期长等问题。二是金融服务有温度。通过落实基层金融从业人员尽职免责制度,推广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对融资困难企业开展联合问诊等措施,金融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新增首贷户1.4万户,首贷金额258.1亿元,无还本续贷支持4.7万户,金额782.8亿元,发放信用贷款983.3亿元,平均贷款利率3.95%。如民生银行临沂分行推出“无还本续贷”转期服务,针对企业周转资金还款出现“断档”“失血”等问题,为一家医药集团仅用一周时间即完成320万元贷款发放,有效满足了企业冬季备货的资金需求。各银行开发创新特色金融产品,满足小微特色化企业需求。比如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聚焦制造业、园区企业,推出“制造e贷”“e扩快贷”等创新产品。天津银行济南分行创新推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设计的“鲁瞪科创贷”特色产品,通过打分卡模式,实时核定额度,快速审核审批。北京银行济南分行为瑞森新建筑有限公司量身定制“领航e贷”产品,不到一周时间完成1000万元纯信用贷款发放,解决了这家专精特新企业年底付款的燃眉之急。三是降低成本有力度。各银行机构通过减费让利、创新产品、优化担保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济南农商行制定专项利率优惠政策,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在利率测算基础上可优惠10个BP。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内企业提供利率优惠支持,小微企业平均利率3.54%,个体工商户平均利率3.16%,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