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到2035年,山东将改造提升盐碱耕地410万亩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高杨报道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是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6月28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现有盐碱地近900万亩,改造利用潜力很大,是增产增收的“后备粮仓”。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将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委员会,印发试点方案和实施意见,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到2035年,山东将实现新增耕地24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410万亩。

国家试点扎实推进。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批复山东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试点在东营市具体实施,总规模17.98万亩,可新增耕地3.48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1.59万亩,年增产粮食7300万斤。为规范试点项目实施,制定印发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导则、验收规程、后期管护利用办法等3个指导性文件,强化先进技术集成,鼓励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田”。目前,东营市40个试点片区已有33个开工建设,计划新增耕地3.16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9.38万亩,分别占试点总任务的91%、81%。

综合治理科学高效。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化学、生物、农艺等措施,强化技术集成,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工程治理方面,通过土地平整、铺设暗管等措施,切实增强中重度盐碱地排盐效果。比如,东营市垦利区在1.1万亩试验田中推行“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上层洗盐和下层控盐“双管齐下”,土壤含盐量由16‰降至3‰。农艺改良方面,综合采取有机培肥、间作套作等措施,提升盐碱地改良治理效果。比如,黄三角农高区探索实施“小黑麦-甜高粱轮作”“燕麦-甜高粱轮作”等种植模式,净收益可达1600-1775元/亩,较传统“玉米-小麦轮作”增加52%-69%。生物改良方面,充分利用植物适盐、吸盐特性,以植物为载体实现盐分移除目的。比如,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推行“抽卤晒盐、降低水位、林盐结合”模式,将林区地下水埋深由1米降至2米以上,表层土壤含盐量由5‰降至1.5‰。

科技支撑显著增强。近年来,山东省聚焦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等领域,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切实强化科技驱动力。落地了一批高能级平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先后建设,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盐碱地国创中心总部引进各类专家团队108个,集聚科研人才1000余人。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成立盐碱地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筛选培育小麦、大豆、水稻、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系),推广面积8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比如,耐盐碱大豆“齐黄34”亩产达302.6公斤,“济麦60”在3.3‰盐碱地平均亩产达到511.9公斤,多次打破中度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围绕盐碱地地力提升与培肥、高效生态共生系统构建等,推广应用科研成果100余项。比如,“盐碱地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农村部粮油生产主推技术,在含盐量2‰-3‰地块上可增产20%-30%,农户亩均增收350元以上。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维立体利用盐碱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强化多元利用,坚持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深层次挖掘盐碱地增产潜力。目前,全省涉及盐碱地区域池塘养殖面积约200万亩,水产养殖产量180万吨,渔业产值超470亿元,罗布麻、中国柽柳等强耐盐碱植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强化龙头带动,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带动作用,加速推进产业模式由“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转变。比如,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立足盐碱地小麦产业发展,在省内外建设优质小麦种植基地270万亩,带动35万户农民年增收5.1亿元。强化品牌建设,培育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其中,黄河口大闸蟹连续三届蝉联“中国十大名蟹”,成为盐碱地产业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表示,下步,山东将坚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积极稳妥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路径”。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快试点工作进度。抓实东营国家试点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2025年底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二是配套完善规划体系。加快编制全省总体规划,同步制定盐碱耕地治理、水资源保障等专项方案,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区域布局,分区分类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三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拓宽多元投融资渠道,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保障盐碱地综合利用高效开展。四是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探索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改优良作风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办党支部赴烟台市开展支援协作企业调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半年述职“亮”答卷,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改委运行局党支部开展“深学细悟八项规定 躬身践行初心使命”专题党课
破地域限制,优专家资源——济南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国有资本赋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鄄城县发改局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被命名为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

绿色能源

“绿动”齐鲁 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续写ESG答卷
泰安市岱岳区:高效办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
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山东庆云:政企联动进校园开展管道安全实战演练
聊城茌平全力护航中高考,筑牢保电“安全网”
国家电投滨州沾化B12-1(一期)2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齐鲁粮油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齐鲁粮油”中国行兰州推介会暨2025鲁甘粮食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山东蒙阴抓实应急演练,筑牢粮食仓储安全屏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烟台调研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十五五”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座谈会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烟台蓬莱:鸡蛋价格回落,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7月第5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蔬菜、猪肉、鸡蛋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山东蒙阴:7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3.71%
滨州市7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稳中有涨
济宁:7月肉禽蛋价格以降为主,蔬菜价格延续涨势
淄博价格指数运行分析(8-1)
青岛:本周生猪价格继续下跌,鸡蛋价格有所回升(7.26-8.1)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