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将采取四方面措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尹明波、高杨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产业的重要论述,为山东加快推动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5月30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传统工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总书记指示要求,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高位推进,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下一步,山东将紧紧锚定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抓好重点产业布局。聚焦钢铁、石化、汽车等重大生产力,按照集聚集约的总体方向,优化发展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钢铁产能沿海转移,大力发展先进特钢、高强度合金钢等高端产品,集中做强“两基地、四集群”,打造全国领先的先进钢铁制造基地。有序推进地炼产能整合转移,推进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一基地、两集群,多点支撑、融合互动”的石化产业发展格局。以济南、青岛为重点,一体化推进新能源整车、芯片、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打造链条完整、竞争力突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抓好数字经济赋能。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布局发展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集聚区。加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发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等国家级“双跨”平台作用,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
抓好生产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广应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高水平智能制造装备,聚焦重点行业的车间、工厂等环节,开展多场景、全链条智能制造示范,每年培育100家左右智能工厂,探索推广数字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工业设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专业设计机构和知名设计品牌,面向铸造、印染、模具等关键环节,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共享制造平台,实现生产方式的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
抓好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加大高耗能设备更新力度,推动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持续推进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改造提升,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改造方案,力争到2025年,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保持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