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清单化管理 青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高杨报道 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实施以工代赈,是2022年以来国家推广实施的一项新政策。为了把政策更好地宣传到位、执行到位、落实到位,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牵头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突出清单化管理,在政策实施的全过程,建立了责任、项目、考评“三张清单”,有效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到目前,青岛市已先后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11个,吸纳务工人员1.5万人,发放劳务报酬3.8亿元。在2022年度全省首次以工代赈综合评价中获评“好”等次。
建立责任清单,突出把政策任务压紧压实。在青岛市级层面,成立了17个市直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在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七个领域,联合15个市直部门制定实施方案,构建起全市推动以工代赈工作的责任体系。在十个区市层面,每个区市都成立了以区市政府领导为组长、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责任表、路线图。全市上下联动方面,通过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共商项目清单、联合举办政策培训解读等形式,与横向部门之间形成了常态化、顺畅的沟通协调体系;通过以会代训、组织观摩、搭建平台等方式,与区市之间形成紧密高效的纵向调度体系。目前已印发以工代赈专刊8期,开展政策培训解读84场次,培训人员2100余人。
建立项目清单,着力把政策事项落细落实。项目是落实以工代赈政策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劳务用工、技能培训、报酬发放等核心任务。政策实施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深刻领会以工代赈的内涵外延、核心要义、关键环节,突出在项目清单上下功夫,主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在项目优选环节,围绕国家、省明确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指导目录,围绕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财政专项资金等支持的项目,选取带动就业人员多、劳务报酬发放比例高、以工代赈示范作用好的项目。2023年,青岛印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43个,预计吸纳务工7100人、发放报酬2.8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35个,吸纳务工5780人、发放报酬1.1亿元。在项目审批环节,按照上级最新要求,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做法,结合青岛实际,在全市发改系统内部,初步探索建立项目审批会商机制,对“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项目,提出以工代赈要求。目前该市已批复的古树名木保护、闸坝除险加固等适用以工代赈项目34个,在批复文件中强调了以工代赈的有关要求,预计用工1900人、发放报酬6100多万元。在项目实施环节,牢牢把握劳务用工、技能培训和报酬发放等核心内容,逐个项目建立“三本台账”,实施动态监测管理,每季度调度进展,确保以工代赈工作干在平时、落在日常。
建立考评清单,切实把政策落实到底到位。针对个别区市等待观望、热情不高、认识不到位等现象,制定实施了以工代赈工作成效综合评价办法,把上级政策要求具体量化到13项考核指标,对市内三区和七个涉农区市实行差异化评价。实行“日常督”与“年终评”相结合,采取区市自评、市级核查、第三方评估方式,实施年度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表扬激励的重要依据,同时通报区市政府。目前已组织各区市完成了半年工作总结,全市以工代赈工作整体有序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下一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将严格落实国家、省发展改革委的部署要求,提高站位,强化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在青岛走深走实,努力为全省以工代赈工作贡献更多青岛智慧和青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