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15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再加码 外企在华布局预期稳信心足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杨虹

外贸外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稳外贸稳外资是“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外资回稳向好、好于预期,为“六稳”“六保”作出了积极贡献。数据显示,1~7月份,进出口17.2万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出口自4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正增长。1~7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5356.5亿元,同比增长0.5%,较1~6月份回升了1.8个百分点,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连续4个月实现单月吸收外资正增长;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再推15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稳住外贸主体,稳住产业链供应链,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从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升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等四个方面提出15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

在财税金融支持方面,《意见》指出,加大重点外资项目支持服务力度,对全国范围内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资项目,梳理形成清单,在前期、在建和投产等环节,内外资一视同仁加大用海、用地、能耗、环保等方面服务保障力度;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保障出运前订单被取消的风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复制或扩大“信保+担保”的融资模式;以多种方式为外贸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进一步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贷投放;给予重点外资企业金融支持,外资企业同等适用现有1.5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支持,进出口银行5700亿元新增贷款规模可用于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外资企业;降低外资研发中心享受优惠政策门槛,鼓励外商来华投资设立研发中心。

在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方面,《意见》提出,尽快推动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增一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力争将全国试点总量扩大至30个左右,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现有渠道,支持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发展和海外仓建设等。深入落实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退税管理办法,不断优化退税服务,持续加快退税进度。加大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信用培育力度,使更多符合认证标准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成为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

《意见》强调,要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基金等方式,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培育一批东部与中西部、东北地区共建的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借助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平台,完善产业转移对接机制。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对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石材、农产品、消费电子类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在落实减税降费、出口信贷、出口信保、稳岗就业、用电用水等各项普惠性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意见》要求,提升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规范和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在有条件的口岸推广口岸收费“一站式阳光价格”。提高外籍商务人员来华便利度,在严格落实好防疫要求前提下,继续与有关国家商谈建立“快捷通道”,为外贸外资企业重要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急需人员往来提供便利。继续对符合条件的来华复工复产外国人全面实施“快捷通道”。

 

超大市场规模吸引外资加快来华优化布局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服务业发挥了支撑作用。1~7月份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41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占我国吸收外资比重77.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7.4%。二是主要投资来源地保持稳定。香港地区、新加坡、英国等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2%、4.6%和48.6%。三是外资大项目持续落地。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到资占比68%,埃克森美孚、宝马、丰田、英威达等不少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加快在华布局。

该负责人认为,今年以来稳外资工作成效好于预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稳外资作为“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新要求,为稳外资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各级各部门形成了稳外资的工作合力。二是得益于应对疫情稳外资政策的持续加码。围绕助企纾困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国务院常务会两次审议出台稳外资的新政策,修订发布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负面清单,商务部以及相关部门和地方还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稳外资的配套措施,有效对冲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得益于对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力度加大。建立健全外贸外资协调机制,成立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和地方开展“一对一”服务,4个月来仅工作专班就牵头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和外资重点项目防疫物资保障、上下游产业协同、高管和技术人员入境等复工复产各类问题170多项。四是得益于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新的《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今年正式实施,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设立变更的审批和备案,外商投资实行信息报告制度,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提升,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稳定趋好。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7月份,外商在华新设企业18838家,其中日本在华新设企业415家,美国860家,韩国849家,新加坡584家,英国296家,德国245家。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强大磁吸力没有变,我国在产业配套、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变,我国持续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没有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持续看好中国、在中国长期经营发展的战略没有变。中国仍然是大多数跨国公司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为民营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山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创新打造“鲁力办”平台全力助企纾困解难
泰安:1至8月份规上服务业运行总体平稳,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没车调车,没路修路!”济宁兖州新驿镇全力应对持续阴雨,打响5万亩玉米抢收战役
泰安岱岳区:四部门联合召开中小学收费管理政策宣贯会,夯实政策全面落地执行基础
泰安市领导调研“三秋”农业生产工作,全力以赴确保秋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喜报!滨州市创业投资典型做法被全省推广
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国防根基——烟台市牟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国动办)积极推进国防动员“百十一”宣讲行动

绿色能源

山东临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红村绿电”智能微电网
山东能源行业:安全保供暖民生 双节守护不打烊
逐绿而行践初心 服务发展谱新章——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出席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理事会议
“中国绿证:畅行中国 走向世界”黄河流域绿证宣传推介会在济南举办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齐鲁粮油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调研督导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新泰:推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泰安富世康公司:视“粮安”为企业生命线和首要责任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泰安:让“山东煎饼”香飘华夏大地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泰安:强储备、促改革、建体系、保安全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曲阜:打造区域粮食安全新格局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济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梁山: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下降 蔬菜价格小幅上涨(10月9日-10月16日)
10月第3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继续呈现上涨走势
东营:本周肉类价格稳中有降,鸡蛋价格略降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82期)
10月16日聊城53种居民生活消费品超市均价呈现“13升23平17降”态势
山东临朐组织召开非电网直供环节电价政策培训会
山东蒙阴:本周部分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临沂:超市55种主要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0涨27平18降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