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经济恢复步稳行健 向好因素显著增多

杜飞轮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各地区推动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政策措施得力得当,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自3月份以来,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主要经济指标边际改善、稳步回升、逐月向好,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经济恢复有力有节有效,全年经济有望在持续改善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一是经济总体恢复有力有节有效。中国经济表现出巨大韧劲和强大气场。二季度GDP增长3.2%,较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迅速跳出了一季度经济衰退的格局。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严重衰退的背景下,二季度中国经济已成为数不多的正增长国家之一。经济恢复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节奏之稳、效果之好可谓举世瞩目,也实属不易。

供给显著修复。工业生产全面复苏,服务经济加快恢复。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较一季度提高12.8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0%和9.7%,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增长水平。二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9%,较一季度加快7.1个百分点。6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2.3%,较一季度大幅提高14.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双位数增长,金融业稳中趋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降幅明显收窄。

需求稳步改善。消费逐步回暖,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出口支撑有力。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基本生活品消费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3.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货物出口总额下降3%,较一季度收窄8.4个百分点。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前期订单延期交货和防疫物资出口大幅增加形成的有效支撑。

主要市场回升。车市楼市边际改善明显,金融市场稳中向好。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下降16.8%和16.9%,降幅持续收窄;6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32.5万辆和230.0万辆,创历史新高。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降幅不断收窄。股市震荡趋升,截至7月15日,上证综指、深圳成指今年累计涨幅分别达10.2%和31.7%,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最好。

民生保障有力。经济恢复与民生保障并重,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居民收入增长好于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价格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二季度以来呈逐月下行态势;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8小时,增势明显。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扣除价格因素),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保持增势,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1~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较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随着肉食保供力度加大,加之季节性因素消退,食品价格快速回落,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价快速上涨的问题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经济持续改善可圈可点可期。疫情等外部冲击不能逆转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当前经济运行的市场环境、价格环境等总体有利,经济自我修复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辅之以良好的政策推动,持续恢复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下半年重回正常增长轨道值得期待。

市场预期好转,经济景气度回升,发展信心增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连续4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自3月开始逐月走高,已达54.4%的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复产率持续提升,发电量、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持续回升。企业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0%,前5个月工业利润降幅较前4个月大幅收窄8.1个百分点。

传统动能加快恢复,新动能发展亮眼,经济有望均衡恢复。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和服务性消费正在加快修复,住宿、餐饮企业、旅游景区景点客流或将上升。另一方面,疫情改变短期生产消费方式,一些新产业、新模式受到追捧,无接触经济大幅增长,新经济逆市活跃,有望再创新新高。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针对性和灵活性并举,为实体经济排忧解难。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为实体经济“造血输血”。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多次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持续回升,为实体经济信用扩张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保障。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货币加力提效,直达基层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万亿元。其中,新发行的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陆续转给地方市县,相关资金分配程序不断完善,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和项目建设。

综合来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朝着预期的目标方向改善,但全球疫情防控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风险易发多变,叠加我国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矛盾,也将对经济复苏提出较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精准性,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通畅国内供需循环,统筹推动全面复工达产和复商复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防范应对各类内外部风险隐患,促进经济在全面均衡恢复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服务赋能,潍坊潍城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边疆小城技工学校如何升格“高级”?山东援疆给出答案
鼓足精气神 干出新精彩——山东潍坊以“满格”状态奏响发展奋进强音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动能转换协调处党支部开展三级联动主题党日活动
潍坊临朐:绿色技术革新赋能 工业经济焕发新生机
政银企协同发力,潍坊潍城架起融资“高速桥”
3月份潍坊居民主要消费品市场价格小幅波动
泰安市泰山区发改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绿色能源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组团赴杭考察“低碳转型”
“党旗领航 三色担当” 华能山东公司奋力谱写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篇章
今年潍坊市潍城区将新规划建设充电桩260个
“发展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 2025第四届黄河流域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
泰安市泰山区召开非直供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推进会
山东: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蹚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山东: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齐鲁粮油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枣庄加强信息化运用,提升粮食购销监管效能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烟台:创新“陆海粮仓”协调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用好粮食储备“蓄水池”,山东力保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山东聚力打造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临沂商城价格指数环比分析 (4月10日—4月16日)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56期)
本周青岛部分粮食价格略有回落,生猪和蔬菜价格继续下跌(2025.4.12-4.18)
4月17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临沂: 蔬菜价格下降,猪肉价格上涨 (4.17)
临沂兰山区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蔬菜水果跌(4.7-4.14)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稳定,蔬菜价格总体下降(4月10日—4月17日)
4月16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