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山东实践之胶州:做优做强产业支撑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卫强、张信天、记者尹明波报道 山东青岛胶州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位于胶州市胶北街道,距离胶州市区6.4公里,核心区面积4.98平方千米,辐射区面积66.41平方千米。
胶州市胶北街道办办公楼
示范园是以县域内一二三产业高效分工布局为特点的产城融合型,按照“二产主导、连一促三”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粮食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布局“一核两带,多极协同”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同步规划实施产业培育与城镇拓展,深入推进“产城互动”和“产城融合”。
以产兴城,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强化龙头示范带动。示范园依托上合示范区政策赋能,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为产业主攻方向,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供应链,强化柏兰集团、强大食品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布局粮油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物流枢纽仓、输出特色优质食品。抓好产业链延链补链工作,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前端向原料基地延伸,后端与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中央厨房、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创新发展预制菜相关产业,引入国内头部预制菜企业及配套冷链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加快形成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打造食品加工产业新增长极。截至2022年底,示范园规模以上农业加工企业达3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青岛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入园龙头企业数量占胶州市龙头企业比重达到17.5%。
2023年胶北桃花节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谋划现代种业布局。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按照“政府+平台公司+头部企业+社会资本”运行模式,深化与驻青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开展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依托东茂蔬菜研究所、胶研种苗研究所,打造蔬菜种子实验室研发中心,全方位突破替代进口高端品种、地方特色新品种培育,打造中国种业示范基地,胶研种苗被评为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东茂蔬菜被评为山东省种子骨干企业。现已通过国家种子登记52个、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80余个、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15个,种业产值占全市60%,占全国种子市场5%。“胶蔬秋季王”年销售量达到15万公斤,年推广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同品种第1。“胶蔬靓冠”占据高端油菜市场,打破洋种子市场垄断。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项目打破日本垄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维良集团
做活特色文旅产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构建碧水桃源文化体验廊道,梯次构建文旅融合产业链,打造“红色旅游、休闲采摘、农耕文化、观景赏花、美食品鉴”五大研学游板块,形成总规模约20公里的“文化振兴协同发展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加快培育休闲观光园区、生态农庄、康养基地、乡村民宿、旅游小镇等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打造沿大沽河休闲观光带、金禾联投、玉皇庙古村落景区等一批精品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乡村旅游特色村,完善玉皇庙革命教育基地、尼山书院、民俗博物馆、传统食品工艺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把更多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增强农民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做活“节会经济”,举办胶北“桃花节”“蟠桃节”“西瓜节”,成功签约5个文旅、农业项目,游访人次突破10万。
柏兰集团
实施品牌强农工程。塑强“胶味领鲜”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品品好、强大食品、维良、双王葡萄、北梁蜜桃、福寿蜜桃、和睦屯西瓜等本地农业品牌,注册农产品商标15家。推动“红黄白绿粉”(辣椒、柏兰香油、维良面粉、和睦屯西瓜、胶北蜜桃)品牌化发展,累计完成“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3个,全力打造成为上合新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天然生态氧吧。培育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品牌溢价能力。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品牌保护,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
以城促产,打造产城融合鲜明特色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布局。统筹推进县域空间布局,强化主体功能分区规划,综合考虑城乡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推进镇域内产业协同、空间协同,形成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多种资源优化配置的城乡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体系,布局“一核两带,多极协同”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按照“二产主导、连一促三”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促进城镇全域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初步建成以功能复合、空间融合、配套完善、宜业宜居为特点的产业主导型产城融合模式,打造以农产品加工产业为主导,“农业种植+农品加工+物流电商+农文旅贸+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同步规划实施产业培育与城镇拓展,深入推进“产城互动”和“产城融合”,打造具有胶州特色的现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园。
品品好集团
打造城乡产业发展载体。示范园依托食品加工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中储物流园等一批具有突出功能的产业发展载体,实现以载体促发展、以载体促融合、以载体促增收,推动镇域城乡空间重构、功能整合,镇村产业集群发展。抢抓“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机遇,充分利用“海陆空铁邮”五港联动的综合立体优势,与山东港口、中铁联集中心站和青岛空港无缝衔接,构建具备国际贸易链接能力和集疏运能力的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农产品物流储运体系建设,推进山东高速上合经贸产业园建设,通过开展农作物贸易、仓储、物流等业务,以优质的结算服务和大规模货运体量,大力促进胶北与上合国家跨境贸易的发展,打造面向上合国家的贸易平台。加速村级电商站点建设,大力发展壮大线上经济,加大直播带货、线上零售及农村电商扶持力度,加速形成现代消费新业态。着力打造集“电商平台+配送中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切实打通消费品下乡、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城乡设施服务水平。把示范园产业融合发展与胶北街道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涉农工作相结合,全力提升示范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乡村供电、供水、通讯、道路、燃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结合全产业链上新型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基本需求,积极完善农产品加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聚集区等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载体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二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快推进以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保障、公共交通、公共文化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到城乡同规同标。
产城融合,打造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示范标杆
加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为引领,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为重点,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22年完成农民技能培训394人,任务完成率100%。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村技能培训夜校,创办了青岛地区首家“乡村技能夜校”,利用1年的时间就培训并鉴定合格264名中级技能工人,该做法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刊发。加强电子商务基础人才培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1016人次的培训任务。着力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用政策吸引人才、用服务优待人才、用舞台激发人才,2022年引进外国人才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9人,大学本科毕业生488人。
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发展,打造合作社发展样板,实现由“增量”向“提质”转变,培育胶州市丰茂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等12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模式的积极探索。2023年3月,胶州市丰茂源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促进家庭农场良性成长,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举办家庭农场主能力素质提升班,引导家庭农场将家庭经营与家庭生活独立核算,提高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水平。累计培育种养大户426家,胶州市以上示范社17家、青岛市级示范主体13家、省级示范主体6家、共创建国家级示范经营主体1家。
强化利益联结体制机制。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试点,依托品品好、维良食品等重点项目,深化企业订单合作。健全完善农业市场主体和农民收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尽可能多地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地方受益。促进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就业,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力度。全面推广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通过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项目实施、壮大集体经济改革等措施,促进小农户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机衔接。以联合体、产业协会、联盟为纽带,进一步发展和吸收示范园内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入会,带动会员企业共同发展。
(本文照片均由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