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看山东之龙口:落实政策惠民生 乡村振兴谱新篇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任美玉、隋国坤、记者尹明波报道 为切实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山东烟台龙口市发展和改革局坚持“先有群众、后有项目”,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小项目大情怀、小投资大成效”作用,以项目带动群众增收,有效激发农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促进龙口经济高质量发展。
严格规章制度,切实健全工作组织架构。为推动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开好局,强化以工代赈工作力量配备,龙口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成立包含水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15个部门单位的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部门协调机制,并出台了以工代赈实施方案。为推动水利项目有序进行,龙口市水务局专门成立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确保落实,筛选确定了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中的王屋水库增容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兰高泵站工程等三个项目作为2022年度以工代赈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专门部署推动。
严抓工程管理,切实保障项目公开透明。项目开工前和施工期间,在项目所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对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及金额、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周期等信息予以公示,做好项目公告公示工作。施工期间,在施工现场对群众务工信息、劳务报酬发放情况、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按工种、工时公示劳务报酬标准。
强化资金管理,确保报酬按时足额发放。项目进行过程中,及时足额发放以工代赈劳动报酬。为确保报酬安全、及时、准确、规范发放,切实提高务工群众工资收入,要求施工单位定期核定务工群众劳务报酬并形成工资发放表,按程序报市政府相关部门审定发放。劳务报酬支付周期为1个月(不满1个月的月底发放),施工单位建立工资发放台账,坚决杜绝拖欠克扣行为,严格禁止施工单位将租用务工群众车辆或机械设备等费用计入劳务报酬。龙口市2022年度三个以工代赈工程项目共计支付以工代赈费用约2810万元,及时足额发放至各务工人员账户。
严抓人员管理,确保“应用尽用、能用尽用”。妥善处理好工程建设与促进附近农村群众就业增收的关系,深刻把握以工代赈政策初衷,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符合进度要求等前提下,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结合群众实际务工需求,充分挖掘工程建设用工潜力,在平衡好建筑行业劳动合同制用工和以工代赈劳务用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吸纳附近村落群众劳动力,尽可能多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2022年度,该市以工代赈工程项目吸纳农村群众劳动力共计580余人次。
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为保证工程项目稳步、保质保量推进,切实提升务工人员工作技能,龙口市依托实施以工代赈投资项目,充分利用项目施工场地、机械设备等,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组织施工单位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以工代赈项目参与人数共580余人次,全部经培训上岗,且在项目推进期间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技能培训等,切实提高了务工人员综合素质。
致力于为下一步工作开展稳住脚、起好步,龙口市发展和改革局将坚持部门联动,继续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监管工作。围绕当地务工人员组织、劳务报酬发放、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等,对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实施情况加强监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推进以工代赈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