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看山东之东平:以项目实施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程敬丽、记者高杨报道 山东省东平县充分发挥以工代赈促进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务工培训、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将补齐农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短板与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相融合,以项目实施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增收,打通阻碍产业发展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等17个单位参与的东平县以工代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了以工代赈联系人制度,形成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统筹协调,业务科室具体负责的上下一条线共抓以工代赈工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9月7日,东平县召开2023年度以工代赈省、市重点项目工作部署会,对资金拨付、项目管理、务工组织和劳务报酬发放、赈济模式拓展工作情况都作出具体安排。
组织务工培训。为了推进以工代赈工作,帮助有能力的劳动人员提高就业技能、实现就业创业,配合县人社局围绕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岗前培训工作,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采取“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设园林绿化、村容保洁、环湖生态防护带管理等实用课程,确保人岗相适、上岗即用。
精准筛选项目。深刻把握以工代赈性质特征,前期以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2023年积极申报3个以工代赈项目,其中济广高速济菏段改扩建工程纳入省级以工代赈项目库,东平湖区域水生态提升项目、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建设项目纳入市级以工代赈项目库。
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牵头部门工作职能,利用中央、省预算内和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农业、水利、交通等重点项目,纳入上级政策资金支持范围,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2023年,东平湖区域水生态项目获得省级预算内资金400万元。
下一步,东平县将加大工作力度,把以工代赈工作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抓手,作为事关群众增收致富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长远工程来抓。统筹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把公益性岗位、社区管理岗位等纳入以工代赈范围,促进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更多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