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106项试点任务扎实推进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高杨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周年建设总体情况,其中,青岛片区挂牌运行以来,紧紧围绕总体方案任务要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以打造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扎实推进106项试点任务。聚焦贸易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等优势领域,大力开展首创性、差异性、集成性探索,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较好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吸引外资主阵地
山东自贸试验区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比如,取消“石油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审批和食品经营许可(仅限预包装食品)由审批改为备案后,青岛片区新注册油品贸易企业152家以及食品经营企业736户,市场主体活力突显。
在全国首创“一证(照)通”改革,59类办理高频行业率先纳入改革范围,行业申办材料减少35%,审批环节减少56%,承诺时限缩减32%。在全国率先上线企业设立智能登记系统,企业设立实现全程零跑腿、零见面、零人工干预。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户山东自贸试验区首家外商独资旅行社,落户青岛市首家合作制公证机构。今年1~7月份,青岛片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73家,实际到账外资2.64亿美元,同比增长79.6%。
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外贸稳中提质。巩固提升青岛口岸棉花、原油、橡胶进口全国第一大口岸优势,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推动大宗资源性商品发展。比如,在服务油品进出口方面,青岛片区在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新模式,有效降低了国内炼化成本,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量已超过100万吨;采用“云计重”快速鉴定新模式,实现计量“零待时、无接触”,每年可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800万元。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金融产业突破发展。开展全国首笔中国-新加坡货币互换项下新元融资业务;中欧国际交易所在中国设立的首个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中欧国际交易所中国(北方)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落户片区;推出基于关税大数据的线上融资产品关税e贷;首个财金平台经济项目投入运营;山东自贸试验区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落户;成立了青岛跨境基金中心,首支50亿规模基金顺利落户。截至今年7月底,青岛片区新引进金融项目共计134个。
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打造东北亚航运枢纽
聚焦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运用十大创新技术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码头,其中8项为全球首创,为全球港航业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模式”“青岛方案”;首创自动化码头无人卡口监管模式,闸口通行效率提高108%;首创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创新模式,实现“一次办理,全年许可”;首创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新模式,库容率平均提升30%以上,物流成本平均节省15%;完成国内首票舱单状态下无需报关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通关时间比韩国釜山港节省约1.5天;首创海铁联运货物“全程联运提单”,依托海运提单的完备功能,形成“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的“一单制”模式。
面向日韩,积极探索与日韩合作新模式新路径。青岛-日本“国际客厅”投入启用,已与横滨、神奈川、新潟、岩手等4城达成合作意向,签约落户企业24家,挂牌入驻18家。加强与日韩海关间AEO(经认证经营者)互认,现有AEO认证企业31家。实现往来韩国定期班轮卫生检疫“电讯申报、无疫通行”,将通关时间由入境90分钟、出境60分钟,统一缩短至15分钟。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批复落地,以日韩跨境电商为切入点,借鉴日本“六本木新城”模式,围绕“一心一港一城”,积极打造“中日韩消费专区”,打造中日韩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合作新平台,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悉,下一步,青岛片区将继续围绕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聚焦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等主攻方向,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动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为山东省、全国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