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丨中鲁远洋实现“海鲜自由”的底气从何而来?
中国发展网讯 2024年,山东海洋渔业增加值突破千亿级规模,带动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远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主引擎”之一,表现十分亮眼。中鲁远洋公司2024年公司渔船捕捞总产量屡创新高,通过技术创新、全产业链布局和生态协同发展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为国民“海鲜自由”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产业链升级:从“捕捞者”到“资源整合者”
中鲁远洋公司已构建起涵盖远洋捕捞、海洋运输、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出口贸易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捕捞、运输、储存、供应的一体化。公司拥有集冷藏、加工、贸易及冷链物流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配备4万吨超低温冷库(-60℃)和1万吨常温冷库(-30℃)。2009年6月,“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在此正式挂牌。公司的主要捕捞产品包括生食用金枪鱼和罐头用金枪鱼及其他优质鱼类,主要加工产品为金枪鱼生食鱼片及各类进料来料精加工水产品。公司与日本、美国等亚、欧、美、非多国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成功打入俄罗斯金枪鱼市场,并与泰国最大的金枪鱼加工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此外,公司在加纳、摩洛哥设有3家渔代处,实现了“捕捞-回运”的跨国联动,年运回深海水产品超过1.3万吨,有效保障了国内市场的稳定供应。
绿色可持续:生态捕捞与资源养护并重
面对国际渔业资源管理趋严,中鲁远洋公司创新推行“捕捞配额+生态补偿”机制。在印度洋、中西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渔场,企业主动参与限额捕捞,同时使用生态友好型渔具,精准定位捕捞目标,降低对非目标鱼种的误捕和伤害,减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船舶建造方面,围绕海洋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采用新型环保冷媒R404A这种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来替代氟利昂R22等传统制冷剂,并且优化电解海水防污装置,推动船舶朝着减排增效的绿色生态化方向发展。
政策护航:海洋强省战略下的制度创新
山东省推行的“158个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中,有12个专项重点聚焦远洋渔业。中鲁远洋公司紧抓海洋强省战略机遇,于2021年9月份投资4亿元正式开工建造2艘现代化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同年10月引进2艘指标鱿鱼钓船,2024年,2艘拖网船汰旧换新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交船,使近年来年度履约评估成绩稳居前列。
消费升级:从“量”到“质”的市场突围
随着“蓝色粮仓”战略的稳步推进,中鲁远洋公司精准锁定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中鲁食品成功研制出“智慧金枪鱼加工生产线”,陆续推出30余款金枪鱼精深加工产品。其中,“金枪鱼饺子馅”在单场线上直播中热销9100袋,连续夺得销售冠军,同时借助“百城千点”的销售模式,成功实现金枪鱼从渔场到餐桌的72小时高效直达。
从智能化船队驰骋深蓝,到产业链数字化重构,中鲁远洋渔业正以“技术+生态+政策”三重创新,打破资源约束天花板。“让国人餐桌上的海鲜既自由又可持续,是海洋强省建设的民生答卷。”26年来,中鲁远洋始终致力于以高品质远洋产品充实国人的“饭碗”,让更多人品尝到深蓝、绿色、健康、完美的金枪鱼!(图文:山东省中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