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集群集约,塑强塑优,滨海区加快石化产业集群崛起
中国发展网 仲冬时节,站在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弘润石化原油超市项目基地远眺,整齐划一的巨大储罐、纵横交错的管廊映入眼帘。这是滨海石化产业链跃动的风景。
在滨海经济版图中,石化产业一直是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弘润石化、港联化、振华石油、滨海石化、开元新能源等一批重点企业项目,如一条条油气动脉,在滨海汇聚。1960万方原油规划库容,从原油储备向加工、贸易、金融及配套服务的全链条强链补链,并推进以此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滨海正加快打造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江北地区最大的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和贸易基地。
走进滨海区高端石油储备项目建设现场,施工现场一线人员正铆足干劲、争分夺秒地抢赶工期,一派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作为落实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承接国家原油战略储备任务,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28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能力。项目2023年7月开工建设,仅1年时间完成28座10万立方米的外浮顶罐全部完成主体施工和试水试验,计划2024年底竣工,跑出了项目建设的“滨海速度”,为滨海区打造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和贸易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目光转向弘润石化原油超市项目,作为滨海石化产业的龙头引领,项目目前建成库容1220万方,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储备库,其中,500万方库容作为国家原油期货指定交割库,是全国首家内陆原油期货交割库,库容量全国首位。目前,280万方原油储罐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部建成后总体库容将达1500万方。
与弘润石化毗邻的潍坊港联化项目,是省重点建设项目“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的配套建设工程,规划建设18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及其他输油设施,目前,一期100万方储罐已建成投用,主要用于保税原油的仓储服务。
原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输油管线就是现代工业的血管。滨海的原油罐区通过黄潍、董潍输油管道与黄岛油港、董家口港相连接,形成完备的管输储运体系和供油网络,相当于在滨海区建设了5个30万吨的油品码头,年周转量过亿吨,超过沙特阿拉伯每年向我国出口的全部石油量。
当前,滨海储备的原油可以为鲁北、鲁西、京津冀及沿海地区炼化企业提供“一站式、端到端”原油供应,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运输成本上百亿元,对优化区域能源供给,抵御国际石油市场冲击,促进石化产业降本增效、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工业产业链长、价值链丰富多元,滨海区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在加快推进原油储运、炼制、加工板块的同时,瞄准下游细分领域,全力实现产业差异化生产、链条化延伸、高端化提升。
开元新能源项目是滨海石化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的代表,该项目以石油为原料,主要生产石油化工下游产品——高端润滑油,目前拥有4个润滑油自主品牌。立足滨海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完善的油气全产业链条支撑,企业2023年从济南整体搬迁至滨海建厂,并增加了智能化生产线,现已具备年调和、分装16万吨润滑油、2万吨防冻液的生产能力。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可达40万吨,自动挡变速箱油产量居全国第一,同时成为全国最大的润滑油生产基地。
千帆竞发,气势如虹,一个个投资大、产出高、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捷报频传,折射出滨海高端石化产业集群的恢弘气势。依托“港口、储罐、管道”全链条优势,延展扩充期货交割、原油混兑、国际中转等新业态发展空间,滨海区着力打通从原油存储到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生产、深加工再到平台线上交易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一条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的石化全产业链。(潍坊市发展改革委)(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