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重点产品、30个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低空产业“山东样板”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高杨报道 7月11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充分挖掘和展现低空领域的创新产品应用,培育打造低空产业新标杆,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交通运输厅面向全省征集了一批低空领域产品和应用场景。经企业自愿申报、有关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遴选出技术水平先进、应用效果突出、推广价值较大的50个重点产品和30个典型应用场景。这一批产品和场景的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体系完整、产品突出、场景多元、协同发展”四个特点。
产品体系完整,覆盖全产业链。入选的50个重点产品涵盖整机、平台系统、零部件及配套产品三大类别。其中,整机类包括大型无人运输机、复合翼无人机等15种产品,平台系统类有智慧低空飞行管控平台、低空智联网运营服务平台等11种,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类包含轻型航空发动机、量子雷达、碳纤维材料等24种,基本覆盖从核心设备到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创新导向鲜明,核心能力突出。50个重点产品聚焦技术突破,如光量子雷达、60—1000公斤推力轻型航空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彰显了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平台系统普遍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像无人机AI赋能平台、数智低空大脑等,提升了低空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场景覆盖广泛,贴近现实需求。30个典型应用场景涉及文化旅游、物流快递、医疗服务、海洋巡检等10余个领域,既有尼山圣境空中游览、泰山航空运动等文旅场景,也有紧急物资运输、医疗救援等民生服务,还有海洋巡检、生态环境巡检等专业应用,实现了低空经济与多业务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比如,青岛积米崖港和灵山岛实现了海岛低空物流常态化运营,用于应急物资、重要文件、鲜活海鲜等高时效类物品的空中速递,原本单程需30—40分钟的水运路程,现在“10分钟即达”;山东高速华通航空可为紧急医疗情况提供高效救援服务,覆盖严重创伤、海上救援、婴幼儿救援等多种类型,今年3月成功完成山东省最小出生胎龄危重早产儿空中转运,打破航空医疗救援最小年龄记录。
产品场景协同,示范效应显著。重点产品研发为典型场景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比如:海岛低空物流场景,依托复合翼无人机等产品实现高效运输;无人机海上作业场景,借助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提升海上执法监管与巡查服务效能。总体上看,形成了“产品创新-场景落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低空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
这些成果为山东省低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山东将坚持以“硬科技+真需求”打造低空产业生态,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智能送快递、空中看景区、云端管城市等成为齐鲁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