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压舱石+强引擎”驱动山东经济稳健开局
经济大省勇挑大梁。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北方引擎”山东交出了一份稳健答卷: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3466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均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以“新质生产力”锻造为突破口,在转型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勇挑大梁,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窗口。
保持定力直面挑战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种种复杂环境下,山东一季度的这份成绩单有着很高的“含金量”——既展现出山东经济的强大韧性,也为全年稳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同比2024年一季度数据,山东延续了稳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与去年一季度增速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5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073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3639亿元,增长6.0%。
山东的“良好开局”也为全国经济大盘做出了大省贡献。
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903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42亿元,增长5.3%。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孙起生就这样概括:“全省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好于预期,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山东经济为何能够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实现稳定增长?梳理山东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不难发现,如果仅就三产来看,第二产业增加值6.3%的增长为三产增长之最,这个数据也好于全国同期水平。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高于近三年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有力保障全省经济大局稳定”,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傅相国给出了一个细节数据。
2025年,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专门制定年度行动方案,持续强化具体措施,省委书记林武等领导深入各地调研时,多次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进一步树牢了大抓工业、齐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合力。
这份定力根植山东自身发展实际,“头号工程”抓实、抓牢,山东经济的“基本盘”也就会更稳固。
当前山东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提速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
多措并举促稳增长
消费的增速着实亮眼。
当前国内国际复杂的形势,从国家层面来看,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摆在首位的便是大力提振消费。
山东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措并举促进消费。今年2月12日,山东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新春第二会”,跳出“就消费论消费”的局限,进一步理清了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的思路。
近期,省委书记林武等多名党政干部在各地调研时,“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成为高频词,进一步加快推动各地“扩内需、促转型”。
受益于山东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升级商品消费、提质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四措并举”,举办“迎新春消费季”“春季换新快乐购”等系列活动,谋划开行“好客山东·齐鲁1号” 旅游列车,全省消费更加活跃、稳步提升。
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72.8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上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提振消费将成为山东经济稳增长的助推器。
此外,另外两架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均有不俗表现——山东深入实施“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外贸突破行动,大力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态、壮大新产品,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82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总体增速4.6个百分点,其中对欧盟、韩国等主要市场进出口保持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超6成。
投资领域,山东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加强优质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投资效益,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全年0.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保持活跃,增长5.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1.4%。
截至3月末,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9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5%,超时序进度3.5个百分点;年度拟竣工投产项目已投产996个、新贡献产值909亿元。
深化改革蓄力长远
即将跻身GDP10万亿方阵的山东,要想实现更大突破,必须释放更多创新动能,塑成发展新优势。
关键之年首看开局,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中,山东就确立了“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全年工作主题主线,并提出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随后,山东各地迅速部署落实,在改革上下大力气,在创新上做大文章,推动山东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得更快,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这一点,数据便是他们行动的结果——今年,山东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改造,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经济转型升级态势向好。
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5.1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25.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比全部规上工业增速高5.7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3.9个百分点。
这种发展势头还会继续,以省属国资国企为代表的山东企业正加大在绿色低碳领域战新产业投入,进而牵动山东更好发展。
以山东国投为例,一季度,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4.11%,其中,占比达68.76%资金投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大民营企业也纷纷加注科创,提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像下载APP一样获取AI能力,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攻关以多模态大模型为基础的完整工具链体系,牵头承担了2024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填补了省内在相关领域的产品空白;
伊莱特股份在风电、水电、光热电站以及特高压电网等领域超前布局,成功研发出直径15.673米奥氏体不锈钢整体无缝锻环、高温气冷堆用整体锻造筒节、国产首台3500千焦打桩锤用替打环等一系列高精尖产品……
首季度是一年的开始,“开门稳”“开门红”这是好的开始。
二季度已来,这是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黄金季节,大省挑大梁,“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拼经济,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意味着山东更多的努力在后头……
但,早就在过去证明自己的山东,势必会以强有力的“闯关”姿态跨越种种艰难险阻,在风浪中勇挑大梁,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