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经济成色几何?出口转内销是块试金石
崔立勇
广东肇庆的好顺欧迪斯是一家生产汽车养护用品的外销型制造企业,面对海外疫情蔓延和出口订单锐减的情况,经营者根据电商平台提供的市场信息,转而为国内消费者量身定制车用酒精喷雾。该产品在淘宝上线后,连续15天日销超过7万件,逆势增长的企业还扩招了200多名工人。
好顺欧迪斯是利用身边市场的众多外贸企业的代表,这些企业努力通过出口转内销挺过寒冬,更有望由此打开一片新的天空。
2020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各地各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11月商务部消息称,对4130家外贸企业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外贸企业已经开展出口转内销业务。
出口转内销,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依靠企业的应变能力,与此同时,像好顺欧迪斯一样,众多企业的快速转向也离不开中国数字经济的多年积累和过硬实力。
事实上,虽然我国外销型制造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但是出口和内销隔行如隔山,商业模式存在不小差异,一直紧盯海外市场的制造企业想要实现出口转内销仍需跨越千难万险。
一方面,外销型制造企业不了解国内市场,较少直接接触国内消费者,商品无法准确匹配需求,货不对路造成的滞销可能让企业经营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外销型企业普遍采用代工生产模式,长期只抓生产不管销售,不具备针对国内市场的营销能力,从头跑市场建渠道更是远水难解近渴,在短时间内培育出被国内消费者认可的新品牌难上加难。
企业的这些痛点,恰恰可以借助中国数字经济的力量加以解决。数字化手段快速连接生产要素、产业链环节、用户需求,搭建起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快速路和立交桥。
首先,针对制造企业缺乏自有销售渠道的短板,中国发达的电商平台能够帮助企业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实现互联网端的产销直连。这一过程成本低、环节少,企业流通成本得以降低。
电商平台还聚焦了数以亿计的国内消费者,拥有巨大的流量,可解制造企业“找市场”“找渠道”的燃眉之急。
其次,电商平台长期分类消费偏好、预判消费趋势,这些大数据可为制造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宝贵的需求信息,支持企业有的放矢地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例如,电商平台多年前就对笔记本电脑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海外市场,国内消费者对轻薄办公本和高性能游戏本的需求明显更高,想在国内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空间,就不能延续在海外市场的习惯,而要根据国内特点调整产品结构。再如,电商平台发现,国内消费者对电水壶的最大关注点并非烧水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烧水时的噪音大小,这足以让很多初次面对国内市场的企业茅塞顿开。
更进一步,数字技术已远远不止于为制造企业单向提供信息,而是更加深入地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部门、各环节,加速工厂在生产、组织、销售、渠道、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运行的精准度和敏捷性。
C2M(顾客对工厂)就是数字技术赋能实际经济的新模式,强调消费者需求对供应链的反向拉动。企业负责产品,平台负责品牌和渠道,通过市场和大数据、IoT等技术驱动制造端改革和产品创新。
福建一家名为萃植轩的洗衣液品牌,在电商平台的指引下,针对消费者的“关键需求”和“不关键需求”,改革洗衣液成分,不仅减少了化学成分对衣物纤维的破坏,还降低了15%的生产成本,新品在网上获得大卖。
12月2日,浙江省经信厅公布首批62家浙江制造C2M“超级工厂”培育名单,正泰电器、奥康鞋业等入选。此前,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协议,计划三年内通过C2M超级工厂计划,打造100个销售过亿元的工厂。
2020年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教育、餐饮外卖、协同办公、零售电商、智能机器人、远程医疗、健康码等备受关注。在这些“代表作”之外,也应该发现数字经济在深层次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持续改造和提升。正如出口转内销与数字经济这两个看起来似乎遥远的领域,实则早已开始紧紧拥抱。
2020年的疫情大考之下,出口转内销是一块试金石,检验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色十足。数字经济助力下的出口转内销,短期可以“救急”,从长期看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外销型制造企业和产业带转型升级,推动外贸企业立足“两个市场”,更多“两条腿走路”。未来,数字经济将引领创造更多新业态,通过挖掘市场潜力,构建新产业、新技术相融合的发展模式,释放更多动能。
数字经济正成为助力实体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更高的企业,在正常经营时可以借力平台迅速爆发,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充分灵活变通,降低潜在风险。正如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产业带数字化发展报告》所说——“得数字化者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