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创新打造“暖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中国发展网 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在山东省率先启动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打造出具有区域人文特征的“暖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全域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党建铸芯,形成全域一盘棋。把党的建设作为政治责任抓稳抓牢,形成“全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主轴逻辑和总体框架,做实资源力量下沉,发挥自治共治主体的基础性、建设性作用,明确在职在编工作人员、社工、居委会人员、楼组长职能定位,全面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铸牢“暖治理”“定海神针”,铸强全域基层社会治理“总引擎”,以推进实施“党建点亮网格”“社区微治理”“城区大脑”“城市党建客厅”“组织力提升”五大工程为抓手,将党建之暖全面升华为治理之暖;基层党组织成为直面群众民生诉求的一线力量,助力“暖”在党建源头生发,在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兑现。
提高站位,对焦市域新部署。坚持“全市站位”与“以我为主”相结合,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融入平安青岛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大局,以深度参与单元自我定位,确保各项公共政策在区级层面同质同向落地;将组织开展“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工作和“燃烧激情、建功青岛”主题实践活动作为谋划暖牵引、拓展暖举措的新平台,党员干部积极献计献策,部门街道主动“摸着石头过河”,形成全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风潮;将开展“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生倾听主题活动贯穿提升“暖治理”升级始终,以更优形象、更实作为、更高效率响应群众需要诉求,形成“换位、自省直面问题;前瞻、坦率应对问题;快速、周到解决问题”市南“暖思维+暖作为”模式,今年截至10月,共受理公众关于“三我”民声倾听主题活动诉求79447件,其中属于市南区管辖的69100件均已办结。
聚焦源头,治理触角再延伸。在持续巩固“暖保障”、“暖巡防”、“暖帮扶”等系列暖举措成效的同时,顺应基层社会治理新导向对“暖治理”作“扩大解释”,主动与扫黑除恶常治长效机制建设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关联耦合,将暖治理品牌和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在扫黑除恶工作中,坚持行业领域前端监管和末端处置同向发力,畅通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摆脱就案办案观念,主动融入基层行业治理体系架构,形成“专业指导源头治理、全程参与系统治理”的工作模式;全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区街道、社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建成率达到100%,区总工会在社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职工密集区域已建立5个员工心理援助(EAP)工作站点,全区39所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率达到100%,支持特色社会心理服务品牌建设,形成术业专攻护心灵全新模式,最大限度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暖服务。
统一网格,激活服务最末梢。把深化网格工作嵌入“全域党建引领”治理体系,与其他各项工作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目前,按照国家标准将全区网格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形成574个网格单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新基础技术手段发挥作用;编制纳入网格服务管理清单9类76项,形成网格暖服务正式指引,通过“全科社工”转岗、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实现格内便民利民事项专人专办,形成组团化服务扁平化运转模式。市南区政府进一步放权社区、扩大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助力推行网格精细化民主协商,以“包括但不限于”的治理智慧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活力,创造了诸如湛山网格自管会等新型治理形式。
关注朝阳,守护成长展担当。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历时多年培育未成年人检察工作“FLY”品牌,三个英语单词组合赋义:faith、love、yourself,整体涵义为让青春重新飞翔,做有信念有爱的自己。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将未成年人检察阵地全面前移至“防患”和“纠偏”,提质增效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将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内化于品牌意涵,将心理治疗、帮扶教育、预防犯罪等日常工作创造性改变为未成年人更易理解和接受的暖方式,通过部门联动、资源力量下沉街道、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真正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做成深得民心的未成年人暖守护工程,获得了辖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青岛市市南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