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中国发展网讯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青年人才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和军队粮油供应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终锚定“为粮护航”使命,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构建“党建引领、机制保障、服务赋能、实践淬炼”四位一体培养体系,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青年人才队伍,为筑牢青岛市粮食安全防线注入青春动能。
党建引领聚合力,锻造青年政治担当
中心党支部着力构建青年干部培养提升系列工程,以党建引领青年工作全面开展,坚持以理论教育凝心铸魂。
在党支部全面领导下,成立中心青年工作领导小组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出任青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常态化研究推动青年工作。
运用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安排青年干部“领读领学”,增强学习针对性,提升青年干部理论政策水平。召开“青年大会”“青年座谈会”,组织青年干部交流讨论,筑牢“信仰之堤”。
将“坐着听”变为“上台讲”,近一年来,先后组织八期“青年大讲堂”和四期读书班,中心全体青年干部轮流讲思想、讲业务、讲贡献,不断创新青年工作方式方法,丰富青年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活动载体。
机制保障强根基,优化青年创业生态
健全制度体系。制定《青年干部培养实施方案》,明确“激情、创新、担当”的培养目标,建立“学习-实践-考核-激励”全链条工作机制。成立“一粒粟”青年志愿服务队,建立“青年大讲堂”等青年活动平台,充分展现中心青年干部风采。
完善管理机制。立足中心实际,适应青年工作开展提升,按照“职能匹配、资源整合、人才适配、专业管理”等原则,中心调整内设机构和职能,在检测中建立“首席工程师负责制”。
优化激励机制。将青年干部表现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课题研究、技能竞赛等活动并做出实绩的青年干部,在绩效考核中予以倾斜,以更好促进中心长远发展。
服务赋能显担当,构建多维服务体系
中心依托职能和技能优势,着力打造“一粒粟”志愿服务品牌,构建粮油科技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四进”服务体系,有效推动青岛市粮油市场安全和便民爱粮节粮意识提升。
开展“粮油科技进军营”活动,弘扬“为兵、敬业、务实、创新”的军粮精神,确保驻青部队官兵从“吃的饱”到“吃的好”“吃得安全”,军粮合格率和部队满意率多年来一直保持两个百分百。
开展“爱粮节粮进校园”活动,与中小学校联动,通过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爱粮节约意识。
开展“粮油健康进社区”活动,与驻地社区常态化共建,并协调联系多个社区,以“实验室开放日”请居民参观实践及走进社区设立展板、发放资料、现场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开展粮食安全主题志愿服务的“粮油健康大讲堂”等科普活动。
开展“粮油技术进企业”活动,实施技术帮扶,为全市粮油储备经营企业和基层提供检测技术培训指导,助力完善全市粮食质量监测体系。
实践淬炼促提升,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通过岗位练兵、业务研究、项目历练等多场景多形式,中心搭建起青年干部多元成长平台。
岗位练兵强本领。聚焦主责主业,以“青年大讲堂”为载体,开展多维度岗位练兵,围绕“军供应急保障机制完善”“粮油检测发展新思路”“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粮油质量检测发展潜力与能力提升”等20多个主题进行研讨讲述,增强中心青年干部谋划工作和干事创业能力。
业务研究促提升。研究军粮串换业务开展的路径打法,推动军粮供应保障服务升级。开展“检测技能比武”“盲样考核”等实战竞赛,以赛促学,提升青年技术人员的操作规范性。推行“导师带徒”计划,由高级工程师一对一指导新员工,由业务骨干轮流指导真菌毒素检测、重金属快检、加工精度等技术难点,促进“新手”变“能手”,加速青年技术人员和技术能力培养。选派青年骨干参加省级粮油产品标准制定,提升中心业务骨干和中心实验室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项目历练强担当。聚集基本职能和长远发展,选取重点课题,组织青年干部形成多个调研组开展研究,推动中心服务能力提升。抽调优秀青年干部参加省“四进”工作队、“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内部调整、对上对外帮助工作等形式,增强青年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担当。
通过持续构建“党建引领、机制保障、服务赋能、实践淬炼”的全链条培养体系,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和军队粮油供应中心实现了青年干部的跨越式成长。未来,中心将持续优化青年发展生态,为青岛市粮食安全和军粮保障事业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让青春力量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和军队粮油供应中心 胡莎、葛文静、戚晓雪、王天琦、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