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向“潍”来·看未来媒体行丨走进山东海化 探寻潍坊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密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高杨报道 4月18日,向“潍”来・看未来——全国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行在潍坊启动,全国近百家媒体的130多名记者深入潍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线调研采访,探寻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在众多参观点中,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成为窥探潍坊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扇窗口。

1

作为山东海化集团版图的重要一角,4月20日,记者们来到其下辖的山东海化纯碱厂,实地探访这座国内合成碱生产龙头企业如何以创新为笔、以绿色为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海化答卷”。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是潍坊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下辖1家上市公司及21家分、子公司,是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盐化工企业、山东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潍坊高端化工产业链海洋化工综合利用“链主”企业。

1958年国家“二五”重点项目山东羊口盐场破土动工,1986年国家“七五”重点项目潍坊纯碱厂开工建设,1995年实现盐碱联合,山东羊口盐场与潍坊纯碱厂合并,成立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持续深耕海洋化工领域六十余载,依托海洋资源禀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构建起低碳循环、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工体系,全力打造“化工+能源”现代化一流企业集团,现有主导产品20余种,纯碱、原盐、氯化钙、溴素、硝酸钠、亚硝酸钠、氯化镁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山东海化纯碱厂作为山东海化集团的核心企业,不仅是山东海化集团的核心支柱,更是行业的佼佼者。如今拥有在岗员工1600余人,新老两条生产线,生产能力近300万吨/年,约占全国总产能的1/10,位居国内合成碱生产企业前列,见证了中国纯碱产业的蓬勃发展。

2

踏入海化纯碱厂,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厂区内,设备有序运转,管道纵横交错却又布局合理,各项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生产车间,记者们亲眼目睹了纯碱的生产过程。作为化学工业之母,纯碱的生产工艺复杂而精细。从石灰石煅烧、粗盐水精制,到盐水与氨气反应生成氨盐水,再进入碳化塔碳化,经过固液分离、母液蒸氨、煅烧冷却等多道工序,最终产出纯碱。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容不得半点差错,而现场工作人员凭借专业的技能和高度的专注,确保着生产的稳定运行。

海化纯碱厂的高质量发展,首先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近年来,企业秉承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制碱企业”为目标,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纳滤精制卤水技术作为海化集团“一水八用”项目的重要一环,是海化自主研发的国内外首创技术,属于新兴膜技术与传统盐化工嫁接的典范。2024年,海化集团“一水八用”项目获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

在纳滤车间,记者们了解到,该技术采用“超滤+纳滤”双膜法,能有效去除卤水中的固体微粒、胶体杂质,并分离一二价离子,得到高纯度精制卤水用于化盐,每年可节约固体原盐90余万吨,经济效益高达8000万元。不仅如此,这一技术还在国际上处于领跑地位,彰显了山东海化集团在海洋化工领域的技术实力。

3

除了纳滤精制卤水技术,海化纯碱厂在节能降耗方面也成绩斐然。在过去,纯碱生产能耗较高,对企业成本和环境都带来较大压力。为改变这一现状,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大节能设备投入。如今,纯碱厂的综合能耗稳居行业第一,连续7年获得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还被工信部评定为国家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设计“双绿”企业和“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新安装的节能设备高效运转,与传统设备相比,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这背后是海化人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

“点线”目标管理模式,是山东海化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大法宝。该模式以“十纵十横”“三点四线”为架构,将总体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条产品线、每个关键指标点,构建起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自推行以来,成效显著。以纯碱厂为例,产量屡创新高,在装置未增加的情况下,年产量较2017年增产超60万吨,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碱厂,目前,产能位居全球单一工厂纯碱生产企业前列。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们还了解到海化纯碱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今年3月27日,海化纯碱厂零手动一期项目顺利上线,投资近2000万元,通过增加自动化设备、扩容DCS控制系统、开发自动控制策略,实现了生产操作的智能化升级。未来海化纯碱厂还将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朝着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目标迈进。

参观完山东海化纯碱厂,记者们深刻感受到了潍坊海洋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海化纯碱厂就像潍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凭借着创新技术、绿色发展理念和数字化转型,在纯碱生产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行业学习的榜样。

轰鸣的机器与静谧的中控室、高效的卤水循环体系与环保的光伏电站、厚重的历史与创新的活力,在这里和谐共生。

当前,海化集团积极投身新能源领域,300MW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可生产清洁能源电量约4亿千瓦时。走在延绵的盐碱滩涂上,一排排蓝色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片的光伏发电板和矗立的风力发电机组,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盐业制卤,既节约了土地,提高了盐碱滩涂利用效率,又实现了绿色发展。

透过“高质量”发展的棱镜,山东海化集团,这片盐碱地上的“蓝色奇迹”,正以笃行不怠的姿态,布局完善海洋化工新产业链,持续深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新产业研究,加快工业化项目落地,全力打造“化工+能源”现代化一流企业集团,步履铿锵奔向更加辽阔的深蓝。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举办“以价格监测促市场保供稳价”政府开放日活动
泰安市15个民营企业(集体、个人)荣获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
强化济泰两地合作交流,共商钢城—新泰一体化发展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估督导处党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
山东:靶向攻坚突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行稳致远
滨州:19个项目增补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改优良作风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办党支部赴烟台市开展支援协作企业调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绿色能源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铆足干劲打牢“十五五”基础
山东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3%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海风、储能再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绿动”齐鲁 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续写ESG答卷
泰安市岱岳区:高效办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
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山东庆云:政企联动进校园开展管道安全实战演练
聊城茌平全力护航中高考,筑牢保电“安全网”
国家电投滨州沾化B12-1(一期)2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

齐鲁粮油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齐鲁粮油”中国行兰州推介会暨2025鲁甘粮食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山东蒙阴抓实应急演练,筑牢粮食仓储安全屏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烟台调研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青岛市价格认证和监测中心开展青岛啤酒节价格监测调研
7月份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受雨水天气影响,山东沂源蔬菜价格上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举办“以价格监测促市场保供稳价”政府开放日活动
8月第一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降走势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 蔬菜价格涨跌互(7.31-8.7)
淄博价格指数运行分析(8.8)
滨州:猪肉价格稳定,蔬菜价格上涨,鸡蛋价格回落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