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服务型大救助体系亮相山东乐陵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贾鹏、张思晓、记者尹明波报道 “没有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我们这个家真要垮了!”家住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王双志村的卢志新两年前患尿毒症,每月1000多元的药物维持治疗,两名上学的孩子照顾不上,全家四口人全靠他妻子邢纳纳在北京打工养活,生活异常艰难。新任村级民生民政协理员王英了解情况后,立即把实际困难反馈到“德救助”平台。
“按照传统的救助模式,我们帮助卢志新家庭及时办理了低保、医疗临时救助等多项政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但现实情况摆在眼前: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并不强。”乐陵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恩和坦言:“这也迫使我们必须创新思路,探索更为精准、多元的大救助模式。”
“救助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乐陵市从找准最需要帮扶的人,抓住困难群体最需要帮助的事入手,针对困难群体差异化的特点和个性化的需求,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模式转变,率先探索构建“1+N”服务型大救助体系。
“1”即以社会大救助平台兜底基本民生保障的物质救助为主,叠加政策引导、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就业帮扶等N类服务救助,通过精准化、多元化、项目化、品牌化的社会救助服务,有效增强救助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眼下,得益于“1+N”服务型大救助,卢志新家已逐步从困境中走出。根据该家庭的实际情况,卢志新家共享受5项服务救助,根据“一户一档一策”,乐陵市一名民政干部与卢志新家庭结对帮扶,每月进行访视慰问;通过与家庭医生签约,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每月定期上门为其检查其身体状况;两个孩子每天放学后,还都由王双志村365暖留中心托管,志愿者辅导作业。
构建“1+N”服务型大救助体系,如何让救助服务更精准、更便捷?乐陵市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以365暖留工程为依托,着力构建“全面覆盖、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平台支撑、数据共享”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变分散受理为集中受理、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单一救助为综合救助。目前,全市建起市乡村三级社会大救助网络,将民政、扶贫、教体、医保等19个部门41项救助职能全部进驻市社会大救助中心,在全市各乡镇、村居都设立救助网点,配备乡镇(街道)专职工作人员108人,村级民生民政协理员1055人,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就近申办、全城通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高效便捷救助服务。
走进化楼镇韩桥村“暖心食堂”,30名老人正享用着热腾腾的饭菜。“暖心食堂”是乐陵“365暖留工程”的服务内容之一,也是乐陵“1+N”社会大救助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服务品牌,专门为村内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优抚军人等群体提供免费爱心午餐。
近年来,乐陵创新“365暖留+互助养老+教育帮扶+医疗保障+就业培训”救助服务新模式,对困难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一老一小一残”提供必要的社会救助服务。目前,全市建成村级365暖留中心971处,建起幸福驿站42处,就业示范点 251处,共开展健康义诊520多场次,技能培训 350 余次,使22950名留守人员、31000余名困难群众温暖受益。
“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是后扶贫时代解决相对贫困的客观需要。”刘恩和说,接下来,乐陵市将以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目标,着力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平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困难群体的新需求,创新探索弱有众扶温情救助新路径,合理建构“物质保障+生活服务+精神需求+能力提升”的全方位社会大救助帮扶体系,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