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1253”工作法 打造以工代赈“宁津样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高杨报道 去年以来,山东省宁津县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实践,探索推行了“1253”工作法,致力打造以工代赈“宁津样板”,有关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并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典型案例。6月13日,宁津县在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对该县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1”是突出顶格推进,建强一项机制
坚持县级统筹。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牵头领衔,将以工代赈工作纳入全县综合考核体系,13个县直部门单位成立组织协调、项目管理、权益保障、实效评价4个专项小组,全面做好项目谋划、评审入库、监督管理等工作。二是明确乡镇主导。在12个乡镇(街道)成立以工代赈推进办公室,负责组织务工群众、与项目方对接等具体工作,全程为群众服务、为项目服务。三是突出村级托底。发挥农村党组织的“主心骨”“桥头堡”作用,开展政策宣传、人员摸排等工作,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就业、助农增收的以工代赈致富路。
“2”是突出摸清底数,建立两本台账
建立项目管理台账。聚焦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优选行业部门管理能力强、带动就业人员多、劳务报酬发放有保障的项目,形成《宁津县以工代赈项目台账》。2022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2个,总投资12.6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已安排入库以工代赈项目11个,年度计划投资15.2亿元,并做到动态充实。
建立人员管理台账。通过乡镇以工代赈办公室、村党支部,全面摸清有务工意愿、具备劳动能力、生活不宽裕的群众底数,形成《以工代赈项目劳务人员台账》。目前已登记入库2659人。
“5”是突出规范管理,抓好五步到岗
宣传发动。凝聚项目主管单位、乡镇、村多方合力,通过走村入户、村村通广播、微信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和群众动员。
组织报名。以登记入库人员为重点,优先吸纳脱贫人员和易返贫致贫对象,组织群众报名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
按需设岗。结合项目建设需求和群众技能特长,设置安装工、机械操作工、搬运工和保管员、炊事员、安全员、看护员等“三工四员”岗位。
因岗选人。坚持“就近就地、人岗相适、尊重意愿”原则,由乡镇和项目方向群众推荐就业岗位。
双向选择。由乡镇组织务工群众与项目方见面、洽谈、选岗,确认劳务报酬和相关事项,达成一致后当场签订劳务协议。每个项目都配套建立务工人员清单、培训清单、薪酬发放清单和劳务协议“三清单一协议”,确保了全流程规范严谨、有力有效。
“3”是突出关键环节,强化三方监管
聚焦前置审批。将工程建设内容、吸纳以工代赈就业等纳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
紧盯薪酬发放。建立起乡镇、项目主管单位、发改部门三方共管的薪酬发放闭环监管机制,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用好奖惩机制。实施“信用+”机制管理,对表现优异的项目方授予诚信示范项目,并作为后续承接以工代赈项目的主要参考。2022年,全县12个以工代赈项目直接带动985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442万元;今年11个项目又可带动2125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月均工资4000多元。
据悉,下一步,宁津县将从三方面入手,持续巩固、深化拓展以工代赈工作:一是创新开发赈银直联管理系统。为加强劳务报酬发放监管,自主开发了赈银直联管理系统,设置项目台账、人员台账、劳务报酬、组织机制、信息查询、数据分析等6个版块,打造数据资源共享、项目人员匹配、报酬发放查询一体化平台。银行通过社保卡发放劳务报酬,同步向发改、项目单位、乡镇以工代赈办公室推送报酬发放信息,做到动态更新、实时监管,确保群众及时足额领取到劳务报酬。二是进一步拓宽以工代赈实施范围。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主,并尽可能多地推广到国企项目、PPP项目、金融工具项目等适合以工代赈的项目中,深挖用工潜力,拓宽就业渠道。三是因需制宜组织项目实施。适合招标的项目严格组织招标,适合村民自建的,由村委会或合作社组织村民自行购料、监管、施工,做到宜招标则招标,宜自建则自建,保障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