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看山东之肥城:收获阶段性成效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忠海、苏静、记者高杨报道 自以工代赈工作部署开展以来,山东省肥城市高度重视,把这项政策作为政府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共同富裕的具体行动,狠抓落实,大力实施,收获阶段性成效。当前,该市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9个(其中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1个,县级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1.54亿元;预计带动就业1000人,已带动就业415人;预计发放劳动报酬2000万元,已发放劳动报酬957.74万元。
健全制度机制“夯基筑台”。肥城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以工代赈工作,建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发改、教体、水利、农业农村等十八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工作沟通协调机制,构建起合力推进以工代赈的良好格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通知》《关于印发肥城市推广以工代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制度,为实施以工代赈明确任务举措,提供组织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抓实宣传培训“赋能增效”。先后3次组织全市相关单位集体收听收看国家、省以工代赈工作会议,并于今年5月5日、7月26日分别召开了“肥城市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深入解读政策、答疑解惑,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切实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增注动力。组织各镇街区扎实做好当地群众的宣传工作,重点加强对易地搬迁安置区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宣传动员,确保以工代赈的好政策广而告之、广而知之、赢得拥护。利用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肥城政务信息等平台积极宣传以工代赈工作措施,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坚定了信心决心。
聚焦重点环节“深耕细作”。首先,精准掌握全市劳动力情况,组织14个镇街开展劳动力摸底调查,建立了《肥城市劳动力摸底调查台账》,储备农村劳动力245328人,城镇低收入人口5218人,就业困难群体17049人,返乡农民工27910人,脱贫人口5816人。其次,抓好项目载体,强化项目储备,建立了《肥城市以工代赈储备项目台账》,“瞄准一个重点、聚焦七大领域”(即瞄准政府投资项目这“一个重点”,聚焦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灾后恢复重建“七大领域”),策划储备了83个以工代赈项目列入台账管理。此外,肥城市还注重抓好用工监管和劳动报酬发放台账,建立了《务工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台账》《劳务报酬发放台账》,定期开展工作调度,由项目主管单位、人社、发改三方共同监督施工单位是否与务工群众签订用工协议,是否组织务工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要求用工单位将薪酬发放纳入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管理,加强务工群众权益保障。
肥城市通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社会效益显著。一是实现了群众“就业不离乡、就近有钱赚”,群众参加以工代赈,在家门口每月就能领到3000~5000元的报酬,不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大幅提升了幸福感、获得感。二是提升了群众致富技能水平,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培训和工种技能培训,帮助务工群众每人至少掌握了一门技能,提升了综合素质,为下一步就业谋生增强了保障。三是促进了本地乡村振兴建设,群众在本地参加水利、农业、教育等项目有效实施,大幅改善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形成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企业受益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