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一缕“青丝”拂出产业振兴新天地
1月16日傍晚时分,在鄄城县富春镇高庄行政村扶贫车间,54岁的李桂兰虽忙碌了一天,下班时仍然精力满满,手里拎着一袋发制品,向车间负责人孙文强说道:我回去了,拿了100条回家。
“俺闲不住,晚上再接着干会。”吃过晚饭,李桂兰就会叫上家人一起干带回家的活计。“年底赶订单,他们带回去的活比平时多点。”孙文强介绍,这个“拆活”比较简单,很多和李桂兰年纪相仿的人,喜欢把活计带回家。
今年28岁的孙文强是土生土长的富春镇人,入行人发行业已有七八年时间。原本跟着父亲孙保成走街串巷收购人发,将其进行简单加工后卖给工厂,赚个差价。2019年初,他承租了两个扶贫车间,一个车间跑三联机,一个车间进行定型,20多名乡邻成了这里的工人,其余上百人则是将活计带回家加工。
“我父亲从20多岁开始收购头发,现在61岁了,还在做。”孙文强讲起父亲的故事滔滔不绝。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该镇部分群众就开始走街串巷从事人发收购。80年代初,他们自发成立的金堤发制品皮毛市场成为全国较早的专业市场之一。90年代中期,富春镇发制品经营户逐年增加,发制品产业迅速膨胀。
从走街串巷到集群发展、从小作坊到品牌企业、从草芥之微到遍地开花,从小生产到大产业,富春镇发制品产业规模已实现从偏居一隅到行业领先的“蝶变”。
在富春镇,发制品收购和加工成为大量农村家庭的主要增收渠道,近千名富春人常年在全国各地和南亚、西亚等国家收购发制品。该镇立足发制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就业地点灵活、技术门槛较低的特点,把发制品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首选。在全镇17个扶贫车间中培育发制品加工车间8个,吸纳就业800多人,设立家庭式加工点150余个,吸纳就业900多人,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一大批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记者在北方发制品有限公司内看到,工人们用“巧手”摆弄着“青丝”。经过专业用具的梳理,蓬乱的头发在纪翠平手中瞬时变得整整齐齐,她在拉发车间工作近10年,月工资从千余元涨到了5000余元。
“以前,这些都得人工来做,现在多个工序引进专业机器,效率高了不少。”该公司三课课长张亮介绍,除在镇驻地设厂从事发制品加工外,还向多个扶贫车间送活。
发制品加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方式、就业地点灵活,部分工序技术含量、劳动强度较低,适合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群众就业。富春镇采取鼓励企业招聘一批、建设扶贫车间吸引一批、成立家庭就业点聚集一批等方式,把发制品产业发展与组织群众精准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既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就业需求,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促使该产业规模发展,做大做强。目前,该镇工业聚集区发制品企业由1999年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60余家。
发制品具有体积小、价值大、重量轻的特点,适合做跨境电商。“富春镇注重借力电商发展浪潮,应时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全镇发制品企业开通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亚马逊跨境零售等平台,着力开拓国际市场,解决产品外销难题。”富春镇党委书记王连瑞介绍,尤其是今年抗击疫情期间,引导企业进一步丰富线上业态,培育“带货主播”,用好各类直播平台。
“原来是做前半成品,现在是做后半成品,不一样了,收入翻一番!” 跟着产业成长起来的孙文强感受到了发展的红利,他说:“将来,我要把门市开到国外,自己的东西自己卖。” 记者 付凤臣